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3月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老總不記南明事


潘國森

緬甸北部果敢這個小地方的中國漢族遺民與當地政府軍的戰鬥轉劇,大量難民湧入雲南,讓長居維港兩岸這片樂土的香港人,重新稍稍關注這一支同種同文的同胞。香港某刊物的主事人大打文藝腔:「從崇禎皇帝在北京煤山上吊之後,這些明代的遺民漂流到國境之南,遠離了清代的統治,也遠離民國和共和國的風雲激盪,他們自稱『果敢人』,其實他們是正統的漢人,流着明代漢人的血液,想像大明王國的光榮與夢想。」

這位老總絕不是八十後、九十後「港孩」,該不至於在中學時代沒有上過中國歷史課吧?怎麼會用崇禎皇帝自縊當作明清兩代的絕對分界線?雖則許多初級程度的教科書都以順治元年(一六四四年)作為明亡清興的一年。

老總忘記了史可法?忘記了揚州十日?沒有看過金庸的《鹿鼎記》?

南明最後一位皇帝永曆帝朱由榔(又稱桂王)就在雲南、緬甸留下足跡!

崇禎帝因李自成攻陷北京而自殺,清世祖順治帝(愛新覺羅.福臨)入關,都在一六四四年,這一年既是順治元年,也是崇禎十七年。順治年號共十八年,在此期間清室仍要費很大的氣力對付南明這個未亡的敵國。清初漢人四王之中,就有定南王孔有德在廣西桂林戰敗自殺。所謂「南明」,只是史家用來區別清室入關前後的中國漢族政權。永曆年號從一六四七年開始,永曆帝因戰敗逃入緬甸,於永曆十六年(一六六二年)即康熙元年,被緬甸王獻給吳三桂,旋被吳三桂絞殺,此事《鹿鼎記》略有提及。永曆這個年號用到三十七年(一六八三年,即康熙二十二年)台灣鄭克塽降清為止。

緬甸果敢這一支漢族遺民似應聯繫到永曆帝的名下,而不是崇禎帝。

中緬交涉還不止於此,清高宗乾隆帝的「十全武功」,就有「平緬甸」這一項。這一回兩國多次交戰,果敢這一支漢族遺民身處夾縫之中,恐難完全置身事外。後來,緬甸重新向清廷進貢,記得小時候讀中國歷史教科書,有提及清末的「西南藩屬之喪失」,知道今天中南半島諸國,到清中葉仍是中國的藩屬。光緒十二年(一八八七年)清廷與英國簽署《中英緬甸條約》,緬甸才成為英國殖民地,據當時條約內容規定,緬甸仍需每十年朝貢中國一次。

然後,有中國八年抗日戰爭期間興建的滇緬公路,連接雲南昆明和緬甸臘戌。這條公路主要由沿途二十萬各少數民族的老弱婦孺徒手建造,當中國沿海各重要港口淪陷日軍之手以後,成為中國抗日的重要補給大動脈。再之後是中國遠征軍自雲南入緬甸,支援英國友軍的戰功,令人想起孫立人、史迪威、戴安瀾等名字。

你真敢肯定果敢這支漢族遺民「遠離」了這些「風雲激盪」?

看來,香港各中學真的應該重新將中國歷史列為必修科!

相關新聞
百家廊:職業尊嚴和專業精神 (2015-03-09)
琴台客聚:老總不記南明事 (2015-03-09)
翠袖乾坤:港女嚇人 (2015-03-09)
跳出框框:歧 視 (2015-03-09)
生活語絲:春節說「羊」 (2015-03-09)
思旋天地:背靠內地大樹,港澳好乘涼 (2015-03-09)
網人網事:「美景」的缺失 (2015-03-09)
百家廊:元宵節的燈 (2015-03-06) (圖)
雙城記 :有台戲叫《食堂》 (2015-03-06)
翠袖乾坤:搜 寶 (2015-03-06)
古今談:墨西哥的鐵路怎樣收尾? (2015-03-06)
方寸不亂:奧斯卡的政治 (2015-03-06)
演藝蝶影:演唱會的追憶 (2015-03-06)
此山中:遠山的呼喚 (2015-03-06) (圖)
百家廊:童年元宵情 (2015-03-05)
琴台客聚:被綁架的孔子 (2015-03-05)
翠袖乾坤:三個開心紅包 (2015-03-05)
海闊天空:橫濱港未來21區 (2015-03-05)
七嘴八舌:子女也有責任愛護父母 (2015-03-05)
隨想國:人口爆炸 (2015-03-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