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訪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沈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改革是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強大動力。堅持以教育現代化統領教育改革,以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是江蘇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選擇。今年全國兩會,沈健帶來了《關於制定<學前教育法>的建議》等多條建議,為實現更高層次的教育公平建言獻策。■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明奇 趙勇 許娣聞
「五個統籌」推進教育改革
沈健說,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到2020年教育現代化基本實現」的奮鬥目標。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教育部的關心支持下,江蘇深入實施教育規劃綱要,以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區、國家教育現代化建設試驗區為契機,以24個國家教改試點項目為抓手,着力推進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取得了明顯成效。
截至2014年底,江蘇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97.5%,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0%,高中教育毛入園率達99%,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1%。全省教育整體水平和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教育主要發展指標接近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獲2014年國家教學成果獎156項,其中特等獎2項,均居全國第一,普通高等學校數字居全國第一。此外,江蘇全省已有89個縣(市、區)通過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認定,數量也居全國第一。
沈健介紹,江蘇教育改革一直注重頂層設計,先後出台《省政府關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文件,明確教育改革的目標任務和重點舉措。江蘇教育改革的重點是努力做好「五個統籌」,一是統籌各級各類教育改革,發揮高等教育改革牽引作用,促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社會教育改革橫向和縱向的有效銜接。二是統籌人才培養體制、考試招生制度、教育管理體制等專項改革,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係。三是統籌協調政府和社會各方,運用綜合改革的方法論,堅持政府統籌、部門協同、社會支持,最大限度地集聚全社會全系統智慧力量。四是統籌整體部署與分類指導,既對改革進行全域謀劃部署,也注重先行先試,分類推進。
不斷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
「教育要發展,改革是動力。」沈健表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江蘇省教育廳將弘揚江蘇教育歷來注重改革的優良傳統,以教育現代化為統領,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促進公平為重點,以素質教育為主題,以教育信息化和擴大對外開放、提升國際交流合作水平為着力點,以加大投入、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創新體制機制和營造有利於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為保障,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不斷提升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沈健介紹,2015年,江蘇還將進一步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進一步激發教育發展活力,充分發揮民辦學校的體制機制優勢,進一步優化江蘇高等教育佈局結構,加快推進現代職教體系建設,更好地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建言盡快制定《學前教育法》
談到《關於制定<學前教育法>的建議》,沈健表示,近年來,國際社會對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已普遍達成共識,發達國家將學前教育視為民族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促進我國學前教育乃至整個基礎教育事業全面、科學、健康發展,亟待制定學前教育法。」沈健說,《學前教育法》一要明確財政性學前教育經費在同級財政性教育經費中的比例,並明確各級財政的分擔比例,建立學前教育經費保障長效機制。二是在國家層面進一步明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概念及其管理方式,尤其要建立財政保障機制,加大對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力度,確保民辦幼兒園能夠執行同類公辦幼兒園的收費標準。「還有就是建立幼兒園教師統一公開招錄製度,逐步清理不合格教師。」沈健說,應該改革幼兒園教師職稱評聘辦法,單獨制定幼兒園教師專業技術任職資格條件。
「我們還應該推進學齡前幼兒的家庭教育,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醫教結合、早期干預,把家庭教育納入社會管理視野,提高兒童早期家庭學習環境的質量。」沈健說。最後是要健全學前教育督導評估制度,依據國家教育工作督導評估辦法和評估標準,依法對各地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經費投入、管理水平、教師待遇等方面進行專項督導和評估,並將結果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