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澳門娛樂空間的藝術展覽佈局
文化博物館的今次展覽,活化了一直以來被參觀者忽略的常設展覽,同時也以專題策展的形式,邀請本地藝術家及其作品參與其中,此種創新方式,無論是在本地文化的情感上,抑或是空間資源的開拓上,都是一個非常值得借鑒的例子。對於本地藝術家而言,可以帶來不少的啟示和幫助。而對加深本地文化發展歷程的了解方面,更是功不可沒。
一直以來,空間不足一直都是困擾本地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香港寸土寸金以及地少人多的現實,使得開拓新空間一直是藝術家和業界團體的一個重要目標。相較於市場化的場地租賃,官方下轄的文化場地所具有的人文意義以及公共意義會更大。如何在現有的官方場地的空間中推展複合式展覽空間,便是需要非常銳利的創新意識和精神。而今次展覽中的本地藝術家,他們的作品置放在不同的位置,單單是陳設上的變化,就已經在空間開拓中進了一大步。例如,不少論者認為,本港藝術空間拓展,可以學習澳門的模式:在各種現有設施基礎之上,進行藝術裝置的佈局。
2012年,當時的新光戲院作為本地粵劇文化的象徵,險些面對關門歇業的危機。文化與市場始終有一些距離。當年的新光戲院事件,便是對本地文化空間不足的一個重大警號。幸運的是,未來,本地將會出現新的、更多的、隸屬於官方的戲曲表演場地。這些場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空間緊張而帶來的文化發展掣肘。但要提升市民對文化的熱愛以及扶持本地藝團體,立足現有空間加以開拓,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