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趙煥明指,不少兒童仍然很害怕在室內及夜晚,甚至會發噩夢及不能入睡。 葉佩妍 攝
港宣明會分享當地見聞 籲港人續捐款買帳篷太陽燈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葉佩妍) 「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尼泊爾大地震發生逾一星期,各國的救援隊伍仍於當地拯救傷者,以及協助災民重建家園。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趙煥明於上月28日到訪尼泊爾地震災區,他表示地震為當地帶來廣泛破壞,不少人仍猶有餘悸,經常會發噩夢及不能入睡,且衛生環境轉差,擔心會引發傳染病。趙煥明昨日指,該會至今籌到約1,000萬港元,他希望市民繼續踴躍捐款,為災民購置防水帆布、帳篷及太陽燈等。
大地震摧毀了尼泊爾居民的家園,不少人要露宿街頭。趙煥明指,很多災民都在露天地方睡覺,深怕再發生餘震,特別是小童。他憶述,「有小朋友向我說,他們仍然很害怕在室內及夜晚,甚至會發噩夢及不能入睡,可見我們要在這位兒童心理支援方面下工夫。」
同時,加德滿都的災民因衛生環境差及害怕屍臭的味道,大多都戴上口罩。他稱,「他們戴的口罩並不是我們用的那種,而是用一塊布,加上兩條橡皮筋製成。」
醫生四五天內做200手術
趙煥明又到訪加德滿都一所醫院,他指,「一個醫生向我說,醫院在四五天內做了200個手術,可說是破紀錄。」他稱,大城市現時有足夠的物資,但山區及一些農村則非常缺乏協助,有不少傷者未能及時送到城市的醫院,「差不多九成在農村內的醫療站都受到破壞,但很多道路及通訊仍未恢復,令傷者未能得到救援。」
趙煥明更擔心當地衛生環境轉差。他指,「其中一個臨時災民中心原本是公園,現在收容了約5,000人,但公園本來不會預計會有那麼多人,所以幾千人只能共用數個洗手間,更加沒有洗澡的設備,有些小童甚至只是在草地解決大小二便。」加上當地下午的氣溫達30度,早晚有雨,趙煥明憂慮會容易滋生細菌,引發傳染病。
被問及在當地救援時面對的挑戰,趙煥明表示,加德滿都的情況尚算良好,市面開始慢慢恢復。他指,有些店舖開始營業,也有一些婦女義務為災民送上熱食。然而,最大的挑戰是進入偏遠山區及農村,因交通及通訊還未全面恢復,救援隊伍仍未能到達協助災民,有些山區的災民已經5日至6日沒有糧食。同時,當地亦缺乏翻譯員,令救援增添困難。
宣明會暫定1年重建計劃
為了讓尼泊爾災民盡快回復原來的生活,趙煥明呼籲市民繼續踴躍捐款。他指,世界宣明會暫定了1年的救援及重建計劃,約需籌款2.4億港元,而香港世界宣明會現時籌到約1,000萬港元。
趙又表示,他們正向政府申請700萬元賑災基金,計劃購買防水帆布、帳篷及太陽燈等物資送予災民。同時,世界宣明會亦會於當地興建臨時學習中心及兒童天地,讓學生們繼續學業及利用遊戲令他們忘記傷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