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遼寧李花情思


楊天宏

每年窗外的李樹讓我領略四季的變換。每當春天李花發白開放的時候,讓常在室內埋頭寫作的我,感知溫暖的春天的到來。今年春天的氣溫比往年低很多,李樹一直只是發青變綠,早該開的花一直沒有動靜,然而就是最近幾天間,隨着氣溫的升高,窗外成排李樹枝頭的花骨朵愈來愈含苞欲放,彷彿一夜間,李花開滿了枝頭,李花又白了。我順口胡謅了兩句詩「倏忽一夜春風來,成排李樹花開白」。它和溫暖的清風、和煦的陽光,標誌着今年姍姍來遲的春天腳步,真正的到來了。

儘管知道農民的地才種上,我卻很想去看看「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野草也一定瘋長的遍地都是了。去看野草需要有閒暇時間,但是隨眼而見的李花卻是城市裡難得的綠色風景。我窗前的李花比往年開的還密、好看,想到結果時也一定會比往年有更好的果實,那麼今年農民的收成也不會壞,人們一定會樂觀的。

我窗前的李樹結的李子是最大的,然而我卻沒有得到幾個,原因是沒到成熟變甜就早被社區裡的人明摘暗偷去了,路旁的李樹更是,我曾經下班時見過一個又高又瘦的老大娘,手裡拿着一個不小的筐,正在摘沒有熟透的李子,不遠處有個人還在喊,別摘了,別摘了。

社區裡種果樹不是為了那點果實,是為了裝點小區,是為了淨化空氣,是讓人領略棟棟高樓外的綠色風景。如果讓果樹都結着果實矗立在我們的窗前路邊,是不是更加好看?當然到果實成熟時才採摘。

看着窗外的李花,我經常會想起一個歷史人物,那就是西漢的名將飛將軍李廣。「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城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這首王昌齡的七絕《出塞》,寫的就是飛將軍李廣。司馬遷在《史記》中為飛將軍李廣作傳,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比喻李廣,意思是說李廣為人忠實功績大,好比桃李一樣,自身有香甜的果實,不用招攬,而到樹下觀賞的人多到會踩出路來。

李廣在漢武帝時多次參加抗擊匈奴的大戰役,出生入死,殺敵很多,令匈奴人很害怕。漢武帝曾經對李廣說過,若是在漢高祖時,李廣封萬戶侯都不算什麼,但是由於很多原因,一直沒有封侯,而且兩次因為打了敗仗被治罪撤職,一次險些被處死。史載名將李廣善於統兵,武功高強,尤其精於箭術,大家熟知的曾經有過李廣射石的典故。「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這首詩寫的就是他被重新啟用為廣平太守時,夜間打獵射虎的故事。當時匈奴人聽說李廣被重新啟用防禦匈奴的消息後,十分害怕,一時不敢再騷擾漢朝邊境。漢武帝組織了多次對匈奴的大戰,終於擊潰了匈奴。

前前後後被封侯的有幾十人,但是沒有李廣。為什麼呢?是因為客觀原因和李廣的運氣不好,也就是時運不濟。簡單的說是有一次全軍都打敗仗,所以自然沒有功勞可言;一次是全軍都打勝仗,但是李廣帶領的那一路兵馬迷路了,沒有遇見敵人,所以更沒有功勞。大將軍衛青雖然也很尊敬這位老將,但是按照軍法應該審訊。衛青一邊讓人給李廣送酒食,一邊讓人審訊李廣,李廣性情剛烈,再加上當時年齡大了,感到這麼大年齡還被審問是受不了的侮辱,就當場拔劍自刎了。

曾有古語說「自古名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後代比喻古代武功高強常用的人是三國時的呂布趙子龍,而三國時比喻的人是飛將軍李廣,大將張飛都不敢自誇,只說真正能趕上李廣的是呂布趙子龍。這裡我想說的是剛不失其柔,真正的剛和柔韌是分不開的。一個真正的英雄不光要剛,還要柔。臥薪嘗膽的勾踐、受胯下之辱的韓信才是真正的大英雄。七十多年前的全民族抗戰,沒有堅忍的戰爭,就沒有後來的偉大勝利。在我們這個時代也需要堅忍,我認為堅忍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另一個條件是勇氣。李廣因為過分剛烈,沒有懂得柔的道理,所以自己走到了凋零的時候,所以有句名言為「李廣難封」。

和「李廣難封」這句話對應的是「馮唐易老」。馮唐是西漢的名臣,他被漢文帝啟用的時候已經七十六歲了,到真正大用為相時已經九十多歲了,已經不能再大展才能。「馮唐易老」說的就是有才能的人不被重用,但是我想如果沒有才能或者是間斷了學習的培養,到用時一無是處,更不會有所成績。趁年輕時,我們更要勤奮學習,而且永遠不要停止學習。

有句歌詞「我們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會的棟樑。」如果沒有學習,沒有才能,再芬芳也不會成為棟樑之才。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有多少人沒有考上,有多少人沒有考好,但不要消沉。

我又想說的一個道理是蚌病成珠。是珍珠永遠是要發光的,但是珍珠是怎麼來的?是蚌在河裡生活時,身體中嵌進了沙粒,非常痛苦,但是激發身體本能,分泌一種液體止痛,這種液體長期分泌包裹着沙粒,久而久之就成了有多種用途、閃閃發光的珍珠了。珍珠的來源最初不過是蚌本身的痛苦,哪一粒珍珠不是由蚌痛苦地孕育而成的?而且蚌愈痛苦,育成的珍珠愈大。這闡明的是客觀規律:痛苦使人昇華、超越。任何不幸、失敗與損失,都有可能成為我們有利的因素。這也是中國古代的樸素辯證法中闡明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道理。

蚌病成珠,在人生的感悟中,或許我們不應該總是記得那顆隱含其中的珍珠,更加需要我們記得是那種面對痛苦、不足的態度。不同的人生態度,決定不同的人生高度,體現人生的不同價值。面對痛苦首先要不在乎,就是堅忍,然後更加努力奮鬥,積極樂觀的生活,讓自己的人生得到昇華,變得充滿不平常的意義。生活真的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我們對待人生,應該在正視自己的基礎上,有效地包容命運中的一切,提升自己,那樣才能夠建立人生的高度、生命的厚度,所有努力絕不落空, 而艱難困苦都是命運賜給我們的財富。

「李廣難封」和「馮唐易老」是王勃在《滕王閣序》立的名句,王勃在其中還寫道「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中國夢是中國人的理想,也是中國人的志向。夢想是我們的方向,無論遇到什麼困境,都要有不失去遠大志向的勇氣,以及向更高、更遠、更強的方向努力。要記住曾經的艱難困苦,鑄就了中華民族苦難的輝煌。

我的目光穿過窗外,看着成排開放的李花。李花開滿枝頭,開得燦爛,難怪用桃李芬芳比喻青春年華。李花是我們社區裡的風景,希望我們在人生中用努力奮鬥和堅忍,為自己的人生增添一道自信從容生活的亮麗風景。

相關新聞
百家廊:遼寧李花情思 (2015-05-07)
琴台客聚:我讀故我在 (2015-05-07)
七嘴八舌:香港特色是包容 (2015-05-07)
鵬情萬里:米亞羅的王大嫂,去了 (2015-05-07)
翠袖乾坤:廣東如此多蚊 (2015-05-07)
隨想國:談談床 (2015-05-07)
獨家風景:尋根之舞 (2015-05-07)
百家廊:春初早韭 (2015-05-06) (圖)
琴台客聚:翻譯的意趣 (2015-05-06)
生活語絲:福建教育 (2015-05-06)
天言知玄:陰‧陽 (2015-05-06)
翠袖乾坤:范冰冰被封胸首播高開 (2015-05-06)
隨想國:閒話飲食 (2015-05-06)
路地觀察:古典順勢療法(一) (2015-05-06)
百家廊:杜梨樹下,靜聽花開 (2015-05-05)
琴台客聚:謬誤黃 (2015-05-05) (圖)
思旋天地:身體力行了解《基本法》 (2015-05-05)
發式生活:到韓國只吃人蔘雞? (2015-05-05)
見多識廣:遊昆崳山無染寺 (2015-05-05)
翠袖乾坤:先走要走的路 (2015-05-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