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飛
上個月初,正坐在人民大會堂聽李克強總理做報告,手機收到一條朋友發來的微信:王大嫂去世了。
心裡猛的一震, 王大嫂罹患癌症,時日不多已是預料之中。事到臨頭,心裡還似扎進了一把松針,很疼。
有一年秋天,跟朋友自駕去米亞羅玩。在路上,聽說丘地村特別美。跟着電子導航,車子拐離國道,開進了一條開闊深遠的山谷。谷中溪水澄淨,秋意濃稠,用層林盡染已不足以描繪,只是那一樹一樹高大的落葉松,金黃明媚,讓人見之至今不忘,丘地村便坐落其間。旅途遇到這麼美麗乾淨的地方,自然要住下來。
我們借宿的這家人,只有夫妻倆。他們的一雙兒女,一個在阿壩當民兵,一個在重慶上大學。男主人姓王,五十多歲的樣子,親切質樸。女主人憨厚熱情,張口第一句話就是:「這麼遠的路來,我給你們先弄些吃的吧。」
入鄉隨俗,我們分別管男女主人叫王大哥、王大嫂。歪打正着,原來平日裡,丘地村的人都喚他們夫婦王大哥王大嫂。王大嫂熱情爽朗未言先笑,王大哥淡定內斂炒得一手好菜。最妙的是,每每王大嫂敘述一件村中趣事時,沉默從旁的王大哥,總能在關鍵時畫龍點睛,爆出一句妙語。夫妻二人相守多年,彼此心性習性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每日飯後,不分早中晚,我們總要一起圍坐在廚房的火爐邊,聽他們夫妻閒話家常。
王大哥說話遣詞造句樸拙精準。比如,他不說錦上添花,他會說肉上添膘。相較之下,王大嫂用詞更為嫵媚豐富。一個腳丫子到了她口裡,也能層出不窮。豬蹄子叫做豬腳腳,她被石棉瓦砸傷過的腳,被她叫做腳爪爪。諸如此類總能讓人樂不可支。
王氏夫妻的好,不僅體現在接人待物言談舉止上。餐餐讓我們吃到喉嚨都飽脹的農家飯,更是實實在在撫慰了我們被城市糟蹋壞了的胃。即便已經過了好多年,我還清楚的記得桌上的菜式:藏香豬腿、青椒爆炒犛牛肉、酸菜麵塊、乾煸土豆絲......
原本預着頂多住一兩晚,結果美景如畫、主人熱情風趣,我們竟然住了一周多。眼看着不能再拖了,發動了車子要走,王大嫂不僅把自己醃製的酸菜裝了一大桶,塞進了我們的車後箱,又找來核桃和蘋果要給我們在路上吃。旅行路上,萍水相逢,這樣的情誼,常常讓人既感動又溫暖。人和人之間單純而美好的交往,不在於豪言壯語,也不在於遠近親疏。心懷誠意,一茶一飯,一菜一蔬,也是彌足珍貴。
只是如今,落了單的王大哥,該如何度過這山中悠長靜謐的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