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5年5月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獨家風景:尋根之舞


呂書練

在逾百年歷史的古老劇院舞台上,是一層層拙樸的竹棚,架上零星地掛着帆布,穿着素色服裝的旅人在燈塔透出的微弱光線下,從大海走向岸邊,來到一個簡陋的小漁村。在這裡落腳聚集、相依相助,幾經風雨和變遷,發展成為一個兼具歐陸建築風格、又保留中國南方文化傳統的特色古城。

曾經,這裡是一個靜謐、安逸的小城。在近十多年快速發展後,今日澳門雖然已是名揚東西方的賭城,其賭業和旅遊業給當地人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然而,在城市愈來愈摩登時,人們對小城的印象卻愈來愈模糊,許多伴隨人們成長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消失了,於是,懷舊成為一種無可避免的思緒。

跟香港一樣,澳門年輕一代開始關注鄉土,在政府和民間的「共識」下,愈來愈多回流藝術家和設計師投入本土題材的創作中,以期透過作品把記憶留住,也把昔日情懷帶出來。

本屆澳門藝術節的舞蹈劇場《記憶藍圖2》就是這樣的作品。這部由梳打埠實驗工場製作的舞蹈環境劇結合了舞蹈、現場電音、錄像和特效燈光等,把澳門的歷史軌跡帶回人前的同時,也表達了對城市發展的關注,並反思人類和大自然的關係。

這齣歷史舞劇沒有特別壯觀的場面,卻以生活化的童年趣事、細膩的人間情誼和親切的傳統文化如港產片和巡遊等,配以特別的音效和燈光,將人和環境融為一體,也牽動着觀者的心。我尤其欣賞末段那位女舞蹈員以身體為卷軸、緩緩拉出長長布幡的那一幕,既以獨特的肢體語言呈現歷史畫卷,也營造了濃郁的懷舊傷感,令人回味。

此外,演出場地崗頂劇院也是值得駐足的地方。這座有一百五十五年歷史的建築物原名伯多祿五世劇院,乃中國第一座西式劇院,屬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之澳門歷史城區」的重要歷史建築之一,其充滿新古典希臘復興風格的設計,記載着昔日殖民者的消閒足跡。它何嘗不是記憶藍圖的一部分?

其實,在全球化和現代化了數十年後,回歸本土不但是一種潮流,也是一種情感需要。記憶中的藍圖永遠美好,因為那是我們曾經走過的路,無論是舞台上,還是現實中。

相關新聞
百家廊:遼寧李花情思 (2015-05-07)
琴台客聚:我讀故我在 (2015-05-07)
七嘴八舌:香港特色是包容 (2015-05-07)
鵬情萬里:米亞羅的王大嫂,去了 (2015-05-07)
翠袖乾坤:廣東如此多蚊 (2015-05-07)
隨想國:談談床 (2015-05-07)
獨家風景:尋根之舞 (2015-05-07)
百家廊:春初早韭 (2015-05-06) (圖)
琴台客聚:翻譯的意趣 (2015-05-06)
生活語絲:福建教育 (2015-05-06)
天言知玄:陰‧陽 (2015-05-06)
翠袖乾坤:范冰冰被封胸首播高開 (2015-05-06)
隨想國:閒話飲食 (2015-05-06)
路地觀察:古典順勢療法(一) (2015-05-06)
百家廊:杜梨樹下,靜聽花開 (2015-05-05)
琴台客聚:謬誤黃 (2015-05-05) (圖)
思旋天地:身體力行了解《基本法》 (2015-05-05)
發式生活:到韓國只吃人蔘雞? (2015-05-05)
見多識廣:遊昆崳山無染寺 (2015-05-05)
翠袖乾坤:先走要走的路 (2015-05-0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