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盈慧
從登革熱聯想到蚊,也聯想到與蚊有關的俚語,而這些俚語,全都來自廣東,可以說,蚊,是廣東的「特產」了。
從這些蚊的俚語看來,廣東人怕蚊未必恨蚊,甚至不自覺對蚊還流露幾分憐愛,有點無可奈何的親切感。
形容小孩子為「細蚊仔」就傳神又可愛。蚊已經細了,還是細蚊,多趣致!北方人叫乳臭未乾的小孩為「小屁孩」也十分生動有趣;但是「細蚊仔」來得比較形象化,親切之外,小朋友的頑皮,有時便類似「蚊」對人的騷擾。同樣以蚊比人,小朋友是細蚊仔細蚊女,廣東人也夠促狹,上了年紀、囉唆的老人家謔稱「老蚊公」,囉唆的老太婆就謔稱「老蚊婆」。
一塊錢,無論紙幣硬幣,廣東人長久以來慣稱「一蚊雞」,也有點奇趣。奇在比一塊錢還小的十分錢是「一毫子」,更小的五分錢是久已失傳的「三分六」和「斗零」,為什麼不是大「蚊」小「蚊」,偏偏比五分十分銀幣體積大那麼多倍的一塊錢封為「蚊雞」呢?大概給這「蚊」放大到「雞」一樣,好比封它為蚊中大哥大吧,幽默得也有點道理。
除了形象化之外,俚語也關注到蚊的喜愛。由於蚊嗜吸人血,靠血充飢養命,嗅到那裡有血,就如同蜜蜂採花般撲過來,說人流血便是「流蚊飯」,血是蚊的大餐。
蚊生命力強,可以日以繼夜飛行不息,永無休止,譏笑某人做事不起勁,便說等他做事等到「蚊都唌v!意思是等到蚊都休息,也不會做成。看蚊不停飛舞,感覺蚊從來都不會休息,做事那麼慢半拍,除非等到蚊睡覺才做得成。某人胃口大,明明要吃三四籠大包才填得飽肚,只給他吃那麼一粒燒賣,便形容為「老虎食蚊」,照食量,那粒燒賣便相等於老虎眼中的「蚊」。最有趣還是形容彩票難中,機會等同「跑馬射蚊鬚」,射蚊已不容易,還射蚊的鬚,還要在跑馬時射,真是難上加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