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立法會議員的公開信
立法會即將就2017年特首普選方案進行表決,500萬合資格選民能否獲得寶貴的普選票,就看立法會議員的投票決定了。我作為一個80多歲的老人,在香港生於斯,長於斯,與絕大多數市民一樣,對香港感情深厚。我由衷希望香港政通人和,風調雨順,不想見到日日爭拗不停,折損香港的福氣。歷史和現實的經驗證明,同舟共濟,放開矛盾,是香港賴以成功的關鍵,政制發展也應如此。如今普選特首的機遇近在眼前,懇請尊貴的立法會議員高抬貴手,支持通過政改方案,打開普選的大閘,讓香港進入海闊天空的新境況。
回歸前,香港的管治權掌握在港督手中,而港督直接由英女皇委任,從未徵求香港人的意見。香港在港英管治長達150年的時間裡,實行由港督負責的行政主導,立法局、代議政制並無實質進展,立法局分為官守和非官守議員,非官守議員多數是匯豐、太古等英資機構的大班,由港督委任入局,並非由選舉產生。很長一段時間,香港社會上流行一種說法,指「香港的管治權力,依次序由馬會、怡和洋行、匯豐銀行及總督所掌握」。直到1984年港英政府才推出《代議政制綠皮書》,啟動立法局民主化,到1991年,距離回歸僅餘6年,前立法局部分議席才首次由直選產生。
回顧香港的民主發展歷史,讓我們看清,回歸後,在中央的大力推動下,香港的民主政制迅速發展,不僅立法會半數議席由直選產生,如果通過了此次政改方案,香港在回歸後20年就能普選行政長官,這是回歸前150年都不曾有過的事。
儘管特區政府提出的政改方案合憲合法合情合理,凝聚了中央、特區政府、大多數香港市民的心血和努力,但是,本港仍有少數人認為,政改方案還不夠理想,不是「真普選」,不能要。否決政改,令大家多年來的努力付諸東流,這是否符合廣大市民的心願和利益?尊貴的立法會議員,你們掌握着政改成敗的命運,你們的決定關係着香港的前途,為了香港的未來,為了香港的下一代,請仔細思量。
如果通過了政改,500萬合資格選民「一人一票」選行政長官,普羅大眾和超級富豪一樣,在選行政長官時都有話事權,真正當家作主。落實普選,行政長官更加需要向市民負責,對任何人都要一視同仁,更要照顧各階層的利益,老百姓更受惠。無論怎麼看,2017年落實特首普選,都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有票,為何不要呢?
香港能夠由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港,「華麗轉身」成為舉世知名的「東方之珠」,靠的是港人在獅子山下同舟共濟,一起追尋理想,創造奇蹟。可惜,近年有關政制發展的爭拗從未間斷,耗費了太多的時間、精力和社會資源,不少家庭、同事、朋友更因政見不同而成陌路人,政制之爭令社會撕裂,導致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停滯不前,這是最令人痛心惋惜的。
700萬香港市民都是一家人,我相信絕大多數市民都希望香港繁榮穩定,國家富強進步,希望通過政改方案,結束政爭,不想見到爭拗沒完沒了,衝擊大家安穩的生活,影響香港的前途。
近日,有位年近古稀的老船長在網上、報章上呼籲:「普選特首是一個歷史機遇,懇請議員高抬貴手,讓我看到普選的一天。」我很認同這位老船長的意見。
尊貴的立法會議員,政改不是意氣之爭,希望你們能靜下心來,聽聽我們這些長者的肺腑之言,為香港投下負責任的一票,讓香港人放開彼此心中矛盾,攜手追尋理想,用艱辛努力,續寫不朽香江名句。
蔡德河
2015年6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