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勝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執行會長 太平紳士
政改方案本周三將提交立法會進行審議表決,昨日反對派發起反政改遊行,並在立法會外集會,連日來網上更有人不斷煽動暴力包圍立法會。政改已到最關鍵的時刻,立法會議員應該憑良心,為落實特首普選、推動香港民主進步,投下負責任的一票,絕不允許以暴力包圍、衝擊立法會,干擾議員投票決定,更不容許少數人採取違法暴力抗爭騎劫議會,阻礙落實普選。全體立法會議員,尤其是溫和反對派議員,在香港民主發展的「十字路口」,要拿出智慧和勇氣,觀大勢、順民意、擔道義,以香港長遠整體的利益為重,作出明智的抉擇。
反對派發起包圍立法會、甚至恐嚇在表決時會再次出現激烈抗爭,威脅議員、推倒政改的企圖彰顯明甚,就是要在議會外為否決政改虛張聲勢,一方面向溫和反對派議員施壓,警告其不能轉軚,只能乖乖被綑綁否決政改,另一方面不斷揚言發起以「二次佔領」、衝擊立法會的暴力行動,對建制派議員人身安全構成威脅,企圖以少數人的違法抗爭,逼大多數議員和香港市民「低頭」,放棄普選的權利。
暴力威脅議員是違法行為
基本法規定,港人享有言論自由,任何人對政改有不同看法,可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表達意見和訴求;香港亦是法治社會,任何人表達意見和訴求必須依法而行。若有人以違法暴力的手段反對政改方案,不惜以暴力衝擊立法會,妨礙議員行使投票的權利,破壞立法會的正常運作,這是香港法律所不允許的,一定要受到法律的約束和制裁。香港不能因為少數人的反對,而令普選功虧一簣,不能因為少數人的政治盤算,而犧牲整體社會的利益,更不能出現法治向暴力示弱的荒謬現象。否則此例一開,後患無窮。
而且,反對政改的意見並非香港的主流民意,絕不代表廣大希望落實普選的市民。昨日遊行、集會的實際人數,遠少於反對派的預期,昨日反對派一向視為指標的大學民調最新數據亦顯示,支持通過政改方案的民意已上升至五成,反對的只有3成。情況說明,隨着政改方案表決的日子日益臨近,市民更加清楚通過政改對香港整體利益有利,不希望香港把精力都浪費在沒完沒了的政爭之中,市民願意放下成見,轉為支持通過政改,讓香港有重新上路、重拾希望的機會。
溫和派應成為推動民主發展的力量
特區政府根據基本法和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提出了行政長官普選方案,得到大多數香港市民認同,香港離普選目標只有一步之遙。現在普選成敗的命運,關鍵就掌握在反對派議員手中,說得準確一些,是掌握在溫和反對派議員手中。不久前,專責政改工作的中央官員與立法會議員在深圳會面時,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指出,反對派的大多數人在中央眼中是「泛民」朋友,他們中一些人的某些政見與中央可能有所不同,在民主的理念、實現的方式等方面與中央的看法也可能不一致,但他們認同「一國兩制」、認同憲法和基本法,認同國家體制和制度,中央願意和這些「泛民」朋友凝聚共識,希望這些「泛民」朋友能放下包袱,成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的建設性力量。
中央和廣大香港市民希望通過政改的意向清晰堅定,溫和反對派應該準確判定形勢,作出明智抉擇。否決政改,是站在中央和廣大香港市民的對立面,只能把自己逼進死胡同;支持通過政改,則開拓出全新的局面。不同的抉擇,溫和反對派將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希望溫和反對派議員以香港的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和國家的整體利益為依歸,順應民意,勇於承擔,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為推動香港民主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無愧於歷史、無愧於港人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