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承禧(右)及即將實習的莫紫晴(中)。 記者黎忞 攝
吳承禧參加社聯花旗社責實踐 會計出身毅然轉讀創業教育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去旅行、做兼職是不少大學生度過悠長暑假的方法,但有商科學生選擇到社福機構做實習,將專長學以致用,同時加強對社會的責任心。會計財務出身的吳承禧,在大學二年級的暑假參與社聯與花旗集團合辦的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接觸到前線青年工作,也有機會親身於深宵走到街上幫助邊緣青年,建立對社會的使命感。有關經歷推動他毅然於研究院轉投教育範疇,專攻青年研究及創業教育,又創立「港大青年創業智庫」,希望藉創業為更多年輕人創造向上流動的機會。
來自廣州的吳承禧2010年完成內地高考後,入讀香港大學會計及財務課程。在二年級的暑假,他參與上述社責實踐計劃,於協青社負責企業傳訊、籌款和數據庫整理的工作。除實習上認識社福機構的運作,吳承禧又在工餘時跟隨社工參與協青社深宵外展工作,幫助流連街上的邊青,「我雖然不是社工,但是透過外展工作,聆聽他們的心聲、和他們分享,竟然都可以感動到這些年輕人,令我覺得自己好感動!」
有關經歷令吳承禧感動同齡人互相感染的重要性,也啟發在他服務社會的使命感和承擔。他認為,香港很多年輕人並非沒有能力,只缺乏向上流動的機會,而創業可能是其中一個重要方向,故他在大學畢業後毅然轉到港大教育學院攻讀青年研究及創業教育的研究生課程,又創立「港大青年創業智庫」,和一群港大同學進行青年創業研究,並舉辦亞洲創業高峰會,及師友計劃,鼓勵企業家參與「創業教育」分享心得,推動更多有意創業的年輕人成為創業路上的同行者。
莫同學盼自身專業社責得實踐
現於中文大學就讀市場學的莫紫晴,將參與本屆社責實踐計劃,在專為情緒病人及家屬服務的心晴行動慈善基金實習,她希望能將自己市場學和心理學的知識應用在工作上,例如向社區推廣有關情緒病的知識。
今屆的花旗─社聯大學生社責實踐計劃,將共有80位來自本港9間大學的工商管理學生於7月至8月間,在40間非牟利組織進行實習,包括為低收入社群、長者及復康者服務的機構,同學於實習前也獲安排接受20小時實習技巧、工作坊等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