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英文中,衣領(collar)的顏色代表不同種類的職業,如白領就代表腦力勞動者(左圖),藍領則代表體力勞動者(右圖)。 資料圖片
談完紅色和白色,這回就到藍色。有blue(藍色)字的英語片語俚語多如繁星,當中有褒有貶,趣味盎然。
藍色人會令大家聯想起什麼?荷里活科幻史詩式電影《Avatar》(阿凡達)中有感知能力、藍色皮膚的納美人?還是韓國四美男子搖滾樂團CN Blue(Code Name BLUE)?英語名詞blue blood最早見於1830年初,泛指皇室或名門望族,詞源直譯自西班牙片語sangre azul(藍色血液)。與長期在戶外工作被曬黑的農民或低下階層相比,在室內活動的貴族及上流社會人士皮膚白晳得連靜脈亦清晰可見,恍如流着藍色血液般。
藍領代表體力勞動
有趣的是名詞blue collar(形容詞blue-collar, 藍色衣領)則代表體力勞動者,字源見於19世紀初在燒焊場或礦場工人多穿深色或牛仔布(demin)的帆布或棉質工作服,污漬不顯眼就能減少清潔次數;相反在辦公室工作則沒此憂慮,可安心穿上潔白恤衫在室內工作,因此white collar(白色衣領)指白領階層、腦力勞動者。隨着女性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紛紛加入前線工作行列,1970年後期衍生pink collar(粉紅衣領)形容指護士、秘書或教師當時多由女性擔任之工種。1980年代gold collar(金色衣領)冒起,代表在法律、工程或財經界打滾的天之驕子。時至今日,環保行業大行其道,green collar(綠色衣領)應運而生,象徵鼓吹節源和持續發展的綠色戰士。在奉行共產主義的內地,red collar(紅色衣領)就是收入穩定﹑福利優厚的「鐵飯碗」(國家機構工作的公務員)。讀者又猜猜no-collar workers(無領階層)指哪行業?想想Apple教主Steve Jobs和facebook創辦人 Mark Zuckerberg平時衣着如何?不是全黑圓領衛衣就是無領短袖汗衫,no collar正正就是資訊科技行業或選擇SOHO(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居家就業人士了。
除了血液和領口外,流行於英國或澳洲英語的blue-eyed(藍色眼睛)boys / girls象徵受盡上司或老師寵幸的大紅人,美國英語多用fair-haired / golden(金髮的)boys / girls,但不要以為擁有湖水般碧藍的眼睛必是樂事,藍眼睛、金頭髮多是北歐或西方人的特徵,他們深邃的臉部輪廓和高大的身形常被世俗視為「美」的標準,因此不難發現兩詞均帶有濃烈的優秀白人種族主義味道。其實兩形容詞均帶貶義,很有可能出自green-eyed monsters(直譯︰綠眼怪物)的妒忌心理,認為他們享盡社會垂青,故以blue-eyed和 fair-haired諷刺專拍馬屁的諂媚者。他們又被蔑稱為brownnoser / brownnose(此亦可作動詞用),直譯是啡色鼻子的人,讀者可幻想一下他們奴顏婢膝地連當權者大解後未清潔的屁股亦願意親吻,鼻子會沾上了甚麼?
同時,早於16世紀開始,美國警方制服以藍色為主,因此坊間以little boy blue、blue boy、boys in blue、men in blue、blue suits和blue coats來稱呼美國警員或軍人,blue and white則是當時的警車的俗稱。■鍾可盈博士恒生管理學院英文學系高級講師
逢星期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