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董建華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關據鈞)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昨早於灣仔會展召開會議。有與會顧問會後透露,香港於「後政改」時期的去向是其中一個主要議題,董建華及多名顧問均對特首普選決議案遭否決感到失望,董建華更指出香港需要「建設性的反對派」。基金會則期望香港社會能停止爭拗、修補損傷,同時支持特區政府聚焦經濟民生,團結香港創建未來,尤其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下,找尋自己的位置,發揮作用。
團結香港基金昨日開會就目前社會局面交換意見,多名顧問包括梁愛詩、楊鐵樑、盛智文、施榮懷、夏雅朗、馮國經、管浩鳴、狄志遠、盧寵茂等均有出席。
民主黨的狄志遠表示,董建華在會上分享了目前的經濟、政治環境和將來香港的發展方向,其間董建華及有與會者均對政改被否決表示失望,認為錯失這個契機是香港的損失。他又引述董建華指,香港政治人才不足,也需要有「建設性反對派」。
狄志遠:尋找「一帶一路」機遇
狄志遠又指,會上談到國家目前推行的「一帶一路」戰略,將為香港帶來龐大的機遇,因為香港在戰略上有很好的位置,大家應思考如何在國家大政策下尋找香港自己的位置,發揮作用,在推動國家發展的同時也帶動香港的經濟發展。
同時,大家也關注到香港青年住屋、向上流動、對國家的認同,以及對社會政策的訴求等;而兩地矛盾,包括香港對內地人抗拒,以及內地同胞對港人有意見等問題,也是各顧問的討論焦點。
盧寵茂表示,會上談到香港經歷了20個月的「政治風暴」後,香港只有損耗,卻一無所有,團結香港基金的目標正正希望將社會的損傷修補,支持特區政府,停止爭拗,讓社會聚焦在民生和經濟。「會上,梁繼昌校長提到教師和社工的問題;狄志遠先生提到青年問題;馮國經則指出香港將來面對的經濟問題,和全球發展所帶來的挑戰。」
盧寵茂:解決矛盾非一朝一夕
盧寵茂強調,目前基金會主要着手研究房屋、醫療及社會保障等議題,亦將會在短期內推出關於青年發展的報告,但香港的問題並非一朝一夕,解決的方法也不是短期,始終都要有長遠的方法。他希望團結香港基金的協商合作精神,能不限於在會議內,今後也能推廣到全社會抱持這心態,團結香港創建未來。至於所謂「港獨」問題,他說會上未有討論,也相信香港絕大部分人都不會認同「港獨」這個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