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7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若蜉蝣:非具象與消費文化


葉 輝

藝評班的學員也許都有此疑問:「該如何描述或分析『非具象』(non-objectives)藝術品呢?」比如荷蘭新造型主義藝術家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的《構成A》(Composition A),畫中只有一些不規則的色塊,那麼,是否會由於不能確定畫中圖像而感到莫名其妙?

非具象藝術與自然之物相比,只有很少或根本就沒有相似之處,因此觀者不免會有此想法:有感覺,但看不懂。隱藏在非具象背後的,乃藝術家創作時的思緒,他們對森羅萬象的看法,都表現於觸感、用色,乃至各項元素的編排,從中或可發現可能的線索和相涉的脈絡--藝評所重視的乃不同的發現,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

觀看非具象藝術作品之時,也許不一定要辨識當中的人物、地點、事物,觀者只需要將自己的想法表述出來就成了--藝評人所做的,也許就是跟讀者分享關於顏色、線條、形狀及其他視覺元素,此乃藝術家創作時所關心的事情,只是創作的背景而已,也不一定有「標準答案」,作品只要有新發現、新對話就成了。

那麼,何謂「現成物」(ready-made)?「現成物」指一件日常用品,如鏟子或杯子,被賦予新的定義而成為藝術。此概念來自法國藝術家杜象(Marcel Duchamp),他在1917年將尿兜命名為《噴泉》(Fountain)參展(有R. Mutt的簽名),可謂驚世駭俗。他要表達的是物品的外觀並不重要,還需細看物品的內涵及意義。

藝術家將物件抽離原有的定位及角色,乃有創新的可能,比如杜象將尿兜命名為《噴泉》,就顛覆了藝術的意義--但千萬要記住,原創無疑是很重要的,第一個將尿兜當作藝術的人可能是天才,第二個就不免會淪為庸才了。

這也許就解釋了何謂「普普藝術」或「波普藝術」(Pop Art),此一名稱由英國藝評家羅倫斯艾洛威(Lawrence Alloway)提出,由李察咸美頓(Richard Hamilton)發揚光大。他是杜象的學生,乃英國當時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他在1956年所創作的拼貼畫,名為《到底是什麼使今日家庭如此非凡迷人》(What Is It That Makes Today's Home So Different, So Appealing),頌揚兩次世界大戰後的消費主義。畫中都是日常消費之物:男女健美的身體,體育用品如網球拍、家庭電器如電視機、吸塵機、錄音機,牆上的海報和窗外的電影院廣告畫等等,人人都沉醉於商品消費,從而對抽象表現主義藝術有所反思--如此這般的消費思潮,一直瀰漫於整個二十世紀的下半葉。

消費文化乃普普藝術家的創作媒介,安迪華荷(Andy Warhol)的系列圖像如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乃至金寶罐頭湯(Campbell's Soup Can),一度是全球流行圖像。他於1987年逝世,巡迴紀念展名為「十五分鐘的永恆」(15 Minutes Eternal)--他有一句名言:「在未來,每個人都有成名的15分鐘。」此話不但影響了整個藝術界、時尚界,更影響了流行音樂及演藝界。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農諺真切話「三夏」 (2015-07-15) (圖)
書若蜉蝣:非具象與消費文化 (2015-07-15)
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七)唐代詩僧寒山(之一) (2015-07-15) (圖)
生活點滴:蘿蔔開花 (2015-07-15) (圖)
試筆:珍 惜 (2015-07-15)
浮城誌:滴 汗 (2015-07-15)
歷史與空間:探尋鬼谷子隱居授徒之地 (2015-07-14) (圖)
字裡行間:近代小說,誰可全讀? (2015-07-14) (圖)
詩詞偶拾:陽山吟並序 (2015-07-14)
豆棚閒話:虛擬寫作 (2015-07-14)
亦有可聞:荇 菜 (2015-07-14) (圖)
歷史與空間:尋趣花果山 (2015-07-08)
書若蜉蝣:藝術的慰藉 (2015-07-08)
文藝天地.詩詞偶拾:撫今追昔感懷 (2015-07-08)
文藝天地.畫中有話:莫欺少年肥 (2015-07-08) (圖)
文藝天地.來鴻:角落裡的美麗光影 (2015-07-08)
文藝天地.亦有可聞:傳奇駱賓王 (2015-07-08)
歷史與空間:納涼 (2015-07-07)
字裡行間:胡適遺事 (2015-07-07) (圖)
來鴻:故鄉雜憶 (2015-07-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