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歷史與空間:探尋鬼谷子隱居授徒之地


放大圖片

■ 鬼谷子著書圖。本報山東傳真

文:于永傑、閆盛霆

「鬼谷子」是戰國時代著名的縱橫學派創始人,作為一位隱士,他培養出的弟子孫臏、龐涓、蘇秦、張儀是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左右着各諸侯國之間的政治局勢。鬼谷子的隱居之地,歷來多有爭論。然據《蘇秦列傳》載:「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這段話至少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鬼谷子是在齊國授徒的。後經多方考證,山東淄川區的梓橦山是鬼谷子隱居地之中較為可信的。

從嚴格意義上講,梓橦山不能算是山。首先它沒有山的凌雲氣勢,也沒有山的巍峨形態,甚至從遠處看,只是一處高出平地的丘陵,默默隱匿於都市一隅,屬於真正的「不顯山不露水」。梓橦山的靈秀之處似乎不在於「山」,而在於「洞」,這洞就是鬼谷洞。僅看名字,便流露着一絲撲朔神秘的氣息,又因鬼谷子曾於此洞修身養性,講學授徒,更有八稜碑、王樵繭室、玉皇宮、黌嶺寺、儒學院、冀經書院等歷史文化遺存,而使梓橦山愈加顯得幽深而曠遠。

歷史上關於鬼谷子的傳說很多,有一些已近乎神話。比如說他是道教的洞府真仙,位居第四座左位第十三人,被尊為玄微真人,又號玄微子,也有說他是村夫慶隆和東海龍女的兒子......然而,鬼谷子是人不是神,西漢楊雄、東漢初王充、東漢末應邵等人的著述中都有記載。在兩漢人的眼中,鬼谷子確有其人,他曾是「連六國從親」的蘇秦和「散六國之從」的張儀的老師,是戰國縱橫之術的鼻祖。他大約出生在公元前390年左右,卒於公元前320年後,有過一段豐富的社會政治鬥爭生活經歷,後隱居潛心治學,擇徒授業,教人以權謀之術。他為學生樹立的人生目標是「分人均地」,博取功名。他是先秦政治權謀術的總結者。而《史記》上的記載更接近於真實,太史公下筆必有出處,這是被許多歷史學家證明了的,而現存最早記載鬼谷子行跡的典籍便是《史記》。《蘇秦列傳》載:「蘇秦者,東周洛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而梓橦山所在的淄川區正是春秋戰國時齊國的核心區域。有人稱鬼谷洞是「中國最早的軍事學院」,此言非虛,單從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等這些如雷貫耳的軍事天才皆出自其門下,便足以說明問題。

鬼谷子的名字,說法不一。有的地方叫「王栩」,有的地方叫「王禪」,在梓橦山,民間流傳鬼谷子是「王禪老祖」。他在梓橦山作窟三丈,潛心修煉,著成了《鬼谷子》這本智慧謀略之書,並在此地講學,傳播他的思想。孫臏、龐涓、蘇秦、張儀就是在梓橦山跟隨鬼谷子學術,得到鬼谷子的真傳而成名天下。孫臏是齊國的軍師,在中國歷史上曾留下「田忌賽馬」、「請師出屋」等膾炙人口的典故,並策劃了齊魏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等著名戰役。他的「圍魏救趙」和「減灶之計」在中國及世界軍事史上被廣泛利用,他所著的《孫臏兵法》與孫子的《孫武兵法》統稱《孫子兵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兵書戰策。

2005年7月12日,在英國倫敦佳士得拍賣會上,一件元代青花瓷器「鬼谷下山」,拍出了2.3億元的天價,刷新了中國瓷器及中國工藝品拍賣價格的世界紀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鬼谷子文化已經享譽世界。套句現代用詞,鬼谷先生應該稱得上是一位「牛人」。他既有政治家的六韜三略,又擅長於外交家的縱橫之術,更兼有陰陽家的祖宗衣缽、預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稱他是一位奇才、全才,民間亦有傳說鬼谷子是命理師的祖師爺。鬼谷洞門口有一副後人為其撰寫的對聯:看破紅塵望歸隱歸隱從未斷紅塵,超脫世人願得道得道未曾辭世人。

漫步梓橦山間,步步藏景點,處處有故事。就拿步雲橋來說,據說當年是一道長20米的獨木橋,去鬼谷洞的必經此橋。橋下便是深達10米的鬼谷,湍急的梓橦河洶湧奔流。當年鬼谷子就在此考驗他的弟子,由此生發的一個故事膾炙人口。

相傳,孫臏與龐涓相約來鬼谷尋鬼谷子拜師學藝,看到腐爛不堪的獨木橋,龐涓就想回頭,孫臏求師心切,冒險走了過去,剛剛走過,腐木立斷,墜入深谷。孫臏見到鬼谷子並拜了師,卻急壞了鬼谷另一頭的龐涓,他後悔不該動念,忙跪倒在地,求鬼谷子收下。鬼谷子道:「腐木為的是考驗你們的決心,我今只收一個徒弟,你還是請回吧!」孫臏忙跪下給龐涓求情:「我二人情同手足,肝膽相照,一路披星戴月,好不容易來到了鬼谷勝地,希望師傅收下他吧!」鬼谷子嘆氣道:「此人心術不正,日後必會害你,難道你不在意嗎?」孫臏是個忠直之人,哪會考慮日後的事,忙說:「我二人是結拜弟兄,榮辱與共,但求師傅成全!」鬼谷子雙目微閉,口語振振:「念於孫臏的赤誠,你龐涓就先在鬼谷住下,你閉上眼過來吧!」鬼谷子用手一點,立即颳來一陣大風,把龐涓捲了過來。

多年後,一切如鬼谷子所料,龐涓任魏國大將軍後,把孫臏騙到魏國,處以腆刑剔去其膝蓋骨。現在的步雲橋已成為梓橦山一景,來此觀光的遊客都爭相到橋上走一走,體會一下古人的心境。然而,橋已不是獨木橋,橋下也沒有深深的山谷和湍急的河流了。

在梓橦山下的藏梓村,有一處佔地十餘畝、可容納千餘人的鬼谷子文化廣場。廣場中央,矗立着鬼谷先生的巨型雕像,一襲長袍,傲然臨風,鬚髮冉冉,仙風道骨。身後是刻有介紹鬼谷子生平的浮雕,能讓村民和遊人了解這位偉大縱橫家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一到傍晚,這裡載歌載舞其樂融融的景象,讓人不禁遐想,鬼谷子當年傳授韜略,為的也正是天下太平、百姓安樂吧。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探尋鬼谷子隱居授徒之地 (2015-07-14) (圖)
字裡行間:近代小說,誰可全讀? (2015-07-14) (圖)
詩詞偶拾:陽山吟並序 (2015-07-14)
豆棚閒話:虛擬寫作 (2015-07-14)
亦有可聞:荇 菜 (2015-07-14) (圖)
歷史與空間:尋趣花果山 (2015-07-08)
書若蜉蝣:藝術的慰藉 (2015-07-08)
文藝天地.詩詞偶拾:撫今追昔感懷 (2015-07-08)
文藝天地.畫中有話:莫欺少年肥 (2015-07-08) (圖)
文藝天地.來鴻:角落裡的美麗光影 (2015-07-08)
文藝天地.亦有可聞:傳奇駱賓王 (2015-07-08)
歷史與空間:納涼 (2015-07-07)
字裡行間:胡適遺事 (2015-07-07) (圖)
來鴻:故鄉雜憶 (2015-07-07)
詩詞偶拾:夏之韻 (2015-07-07)
詩詞偶拾:荷花賦 (2015-07-07)
豆棚閒話:牆上的咖啡與窗外的麵包 (2015-07-07)
歷史與空間:洛陽牡丹真國色 (2015-07-01) (圖)
書若蜉蝣:基督與朝臣 (2015-07-01)
文藝天地.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六) (2015-07-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