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臨床心理治療師李偉堂:父母要明白子女的內心世界


放大圖片

■李偉堂 攝影:梁文玲

現今不少父母視子女為掌上明珠,希望給予他們最好的東西。但面對子女鬧彆扭時,往往忽略了他們的情感需要,誤以為子女不聽教。「心.啟.晴」臨床心理治療師李偉堂(Ernest)就分享了如何從遊戲中了解小朋友,幫助加強親子關係。

子女鬧情緒是很常見的事,不少父母都會直接指責他們,但Ernest表示應該把問題「外化」,不要直接問「你為什麼做不到」,可問「有什麼引致你這次做不到」。前者會把問題直接指向小朋友,令他們因害怕家人的責罵而築起圍牆,但後者就可使小朋友反觀整件事,找出問題成因。被問到這種做法會否令小朋友推卸責任時,Ernest坦言這取決於問題外化後周遭人的態度,「成為藉口是因為身邊的人都認為他們改不到,當父母和子女都沒有希望時,自然難以改善。」

Ernest善於利用遊戲了解小朋友的內心想法,誘導他們說出問題所在。他透露,曾經有個案是小朋友對考試感到壓力,遊戲時對方分別以獅子、大小長頸鹿代表考試、媽媽和自己。原來小朋友以前是由媽媽陪伴溫習,後來改為上補習班,令他感到壓力。Ernest稱雖然有些小朋友未必能明確指出壓力所在,但有些環境轉變是可以透過遊戲表達出來。又謂:「當小朋友被欺負時,可問他們覺得自己最像哪種動物,後來遊戲中有小朋友挑了老鼠,並希望有獅子保護,再追問獅子是誰時,小朋友就會回答是老師。」

Ernest表示小朋友被欺負時要懂得保護自己,利用遊戲讓他們解決問題,感覺是不一樣的,可令小朋友參與其中並有所領悟,比起讓別人告訴他解決方法會更奏效。

對於親子之間的溝通,Ernest建議父母盡量不要問「好不好」,有想法或決定時不妨直接一點。他反問:「很多父母問『好不好』時,是否真的有選擇權給小朋友?當小朋友拒絕時,又會令家長感到煩惱。」故此,父母可考慮用「這對襪是你的」代替「自己穿襪好不好?」,當小朋友拒絕時,改以「鬥快」的遊戲形式吸引小朋友。Ernest指「好不好」的做法像雙刃刀,好處是重視和給予孩子空間,壞處是自尋煩惱。

早前中五生不懂盛飯的事引起網民熱烈討論,Ernest表示:「很多怪獸家長在子女年幼時,都未必是怪獸,他們也想教好小朋友,只是可能他們當時沒有辦法。」事實上,父母要避免子女成為「港孩」,必須清楚明白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令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文、攝:香港文匯報實習記者 梁文玲

相關新聞
從個體去書寫時代的複雜變遷 跨語境作家查建英 (2015-08-07) (圖)
臨床心理治療師李偉堂:父母要明白子女的內心世界 (2015-08-07) (圖)
靈璧鍾馗畫代表人物趙基:丹青繪鍾馗 造像三十載 (2015-08-04) (圖)
鍾馗畫擺放常識 (2015-08-04) (圖)
藝評:此身幾何--何兆基作品展 (2015-08-04) (圖)
創作對談:高偉剛《掙脫者》:我們看到的現實仍有許多未知可能 (2015-08-04) (圖)
活態傳承 贛劇藝術 「寒冬」迎「新生」 (2015-08-01) (圖)
古今融合 擴大贛劇影響力 (2015-08-01) (圖)
破解傳承危機 16年後創「贛七班」 (2015-08-01) (圖)
「跳格國際舞蹈電影展2015」舞上大熒幕 (2015-08-01) (圖)
敢觀舞台:假如維港乾了…… (2015-08-01) (圖)
中國水墨雪山畫體系創立者李兵 用心開拓水墨雪山畫新天地 (2015-07-28) (圖)
曹勤:百年西泠印泥 傳承金石篆刻 (2015-07-28) (圖)
老故事不老--寫在《都是龍袍惹的禍》重演的時候 (2015-07-25) (圖)
新手法 講童夢 談暮年--西班牙《點點夢樂園》vs葡萄牙《余.暮年》 (2015-07-25) (圖)
藝旅疾馳,開弓豈有回頭箭 (2015-07-21) (圖)
藝訊:十六至十八世紀 經典歐洲油畫亮相南京 (2015-07-21) (圖)
藝訊:張英豪水墨人物展國博開展 巨幅畫卷《歷史豐碑》吸睛 (2015-07-21) (圖)
香港中樂團新樂季 說走就走 中樂世界深度遊 (2015-07-18) (圖)
養耳朵:首尾呼應奏「黃河」 (2015-07-18)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