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見多識廣:乘深圳至北京高鐵小記


尹樹廣

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前夕,受閱空軍各機型頻繁預演,進出北京的航班多有晚點,有時甚至有十個小時。為免受苦等煎熬,筆者日前由香港返京出差,選擇從深圳乘高鐵北上。

從深圳北站發車的車次為G80,由北京西站南下的為G79。高鐵速度雖快,但進站安檢的效率卻一直為人詬病,進站檢查的人流經常是大打蛇餅,幾位老友前陣就因此誤了上車時間,只得等待下一班。有了朋友提醒,我提前一個半小時到達深圳北站,所幸只排了十幾分鐘。

北上的G80運行十個半小時,全程有十幾個站,「小站」有韶關、衡陽西、邢台、保定等。從北京返深圳的G79上午十點發車,晚上六點半抵達終點,運行僅八個半鐘,經停石家莊、鄭州東、武漢、長沙和廣州幾個省會大站。一位操東北口音的乘客告訴我,他最喜歡坐這趟車,比早上八點發車的那列高鐵都早到深圳,朝發夕至,啥事都不耽誤。

從深圳到北京,沿途各站僅停一兩分鐘,旅客匆匆上落,過去坐「綠皮車」時「煙民」在站台上抓緊分秒時間「噴雲吐霧」的情景不見了,站台上小販叫賣燒雞、豬蹄、麵包、啤酒的聲音也消失得無影無蹤。高鐵平均時速三百多公里,效率大提高,但卻「消滅」了人在旅途的閒適感。說來真怪,節省了大量時間,但內心對昨日「綠皮車」的懷舊之情卻油然而生。火車啟動那刻,沒了熟悉的「火車已經開動,你我將一路同行......」的歌聲,途中也沒了播放民歌和流行音樂。我猜想,「廣播員」的崗位應是被裁掉了,代之以「高鐵嚴禁吸煙,違者將罰款和刑事拘留」的冰冷提示。當然,車廂牆上看不見「列車時刻表」和「旅客意見簿」了,列車停靠站台,也不見列車員守在車門口。乘務員只有身材高挑、表情冰冷的靚女,男性車長和男列車員已成絕響。

眼前的一切都是程式化的、冰冷的。每節車廂安裝有四台閉路電視,反覆播放着單調的「乘客需知」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卡通宣傳片。不知怎的,我的眼前總是幻化出以往乘坐「綠皮車」溫馨的家一般的感覺。高鐵除了「快」之外,好像缺少了許多旅行所必需的東西。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疏遠,與身邊的旅伴能夠聊上幾句,已經算一種「奢侈品」了。每個旅客的伴侶幾乎都是一部手機,我好奇地在車廂走了幾趟,竟未發現一個人是在看書的。時代真的變了。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列車員、坐火車、旅行、閱讀、交談等概念都變了。

車到衡陽西站時,我的身旁換了位中年湖南乘客。他是建築公司監理,趕去長沙公幹。望着窗外綠油油的稻田和遠處的山巒,他告訴我:「南嶽衡山離這裡僅幾十公里,遊客很多,這裡緊鄰着毛澤東的家鄉湘潭地區,毛主席的堂妹毛澤健就是在這裡搞農運時犧牲的。」毛澤東是湖南人的驕傲,中年人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他話鋒一轉,馬上又批評起自己的老鄉來:「這裡的女人太懶,每天在村裡打牌,觀念保守,窮也不會出去打工。這裡人種糧食,一家一年也就掙兩三萬元,生活並不富裕。」

高鐵已改變中國人的生活。中國高鐵正走向世界,成為「中國之光」。據說,總長八千公里的北京至莫斯科的高鐵也在規劃之中。盼望中國高鐵上除了三十五元錢一碗的紅燒牛肉方便麵,能向「綠皮車」學點什麼,增加點人性化,增加點旅行的味道。

相關新聞
百家廊:檔案之痛 (2015-09-01)
聊易談經:隨卦 (2015-09-01)
思旋天地:七十周年閱兵展實力 (2015-09-01)
發式生活:日圓貶值內有乾坤 (2015-09-01)
見多識廣:乘深圳至北京高鐵小記 (2015-09-01)
翠袖乾坤:逢商必奸? (2015-09-01)
跳出框框:白牌車 (2015-09-01)
百家廊:一隻鳥的生存智慧 (2015-08-31)
琴台客聚:敗類不礙華山威名 (2015-08-31)
生活語絲:豬潤腸粉 (2015-08-31)
淑梅足跡:嬰兒安全島的反思 (2015-08-31) (圖)
七嘴八舌:何須恐懼「適度有為」 (2015-08-31)
翠袖乾坤:少年得志易失意 (2015-08-31)
網人網事:看他們怎樣說話 (2015-08-31)
百家廊:月亮棚遠望 (2015-08-28)
雙城記:「話劇皇后」的最後一次登台 (2015-08-28)
此山中:梵高、向日葵、Arles (2015-08-28) (圖)
隨想國:做個擦亮眼的消費者 (2015-08-28)
演藝蝶影:戲劇同學 (2015-08-28)
翠袖乾坤:道德感 (2015-08-28)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