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樹廣
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大閱兵前夕,受閱空軍各機型頻繁預演,進出北京的航班多有晚點,有時甚至有十個小時。為免受苦等煎熬,筆者日前由香港返京出差,選擇從深圳乘高鐵北上。
從深圳北站發車的車次為G80,由北京西站南下的為G79。高鐵速度雖快,但進站安檢的效率卻一直為人詬病,進站檢查的人流經常是大打蛇餅,幾位老友前陣就因此誤了上車時間,只得等待下一班。有了朋友提醒,我提前一個半小時到達深圳北站,所幸只排了十幾分鐘。
北上的G80運行十個半小時,全程有十幾個站,「小站」有韶關、衡陽西、邢台、保定等。從北京返深圳的G79上午十點發車,晚上六點半抵達終點,運行僅八個半鐘,經停石家莊、鄭州東、武漢、長沙和廣州幾個省會大站。一位操東北口音的乘客告訴我,他最喜歡坐這趟車,比早上八點發車的那列高鐵都早到深圳,朝發夕至,啥事都不耽誤。
從深圳到北京,沿途各站僅停一兩分鐘,旅客匆匆上落,過去坐「綠皮車」時「煙民」在站台上抓緊分秒時間「噴雲吐霧」的情景不見了,站台上小販叫賣燒雞、豬蹄、麵包、啤酒的聲音也消失得無影無蹤。高鐵平均時速三百多公里,效率大提高,但卻「消滅」了人在旅途的閒適感。說來真怪,節省了大量時間,但內心對昨日「綠皮車」的懷舊之情卻油然而生。火車啟動那刻,沒了熟悉的「火車已經開動,你我將一路同行......」的歌聲,途中也沒了播放民歌和流行音樂。我猜想,「廣播員」的崗位應是被裁掉了,代之以「高鐵嚴禁吸煙,違者將罰款和刑事拘留」的冰冷提示。當然,車廂牆上看不見「列車時刻表」和「旅客意見簿」了,列車停靠站台,也不見列車員守在車門口。乘務員只有身材高挑、表情冰冷的靚女,男性車長和男列車員已成絕響。
眼前的一切都是程式化的、冰冷的。每節車廂安裝有四台閉路電視,反覆播放着單調的「乘客需知」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卡通宣傳片。不知怎的,我的眼前總是幻化出以往乘坐「綠皮車」溫馨的家一般的感覺。高鐵除了「快」之外,好像缺少了許多旅行所必需的東西。
現代社會,人與人的關係愈來愈疏遠,與身邊的旅伴能夠聊上幾句,已經算一種「奢侈品」了。每個旅客的伴侶幾乎都是一部手機,我好奇地在車廂走了幾趟,竟未發現一個人是在看書的。時代真的變了。不管我們喜不喜歡,列車員、坐火車、旅行、閱讀、交談等概念都變了。
車到衡陽西站時,我的身旁換了位中年湖南乘客。他是建築公司監理,趕去長沙公幹。望着窗外綠油油的稻田和遠處的山巒,他告訴我:「南嶽衡山離這裡僅幾十公里,遊客很多,這裡緊鄰着毛澤東的家鄉湘潭地區,毛主席的堂妹毛澤健就是在這裡搞農運時犧牲的。」毛澤東是湖南人的驕傲,中年人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他話鋒一轉,馬上又批評起自己的老鄉來:「這裡的女人太懶,每天在村裡打牌,觀念保守,窮也不會出去打工。這裡人種糧食,一家一年也就掙兩三萬元,生活並不富裕。」
高鐵已改變中國人的生活。中國高鐵正走向世界,成為「中國之光」。據說,總長八千公里的北京至莫斯科的高鐵也在規劃之中。盼望中國高鐵上除了三十五元錢一碗的紅燒牛肉方便麵,能向「綠皮車」學點什麼,增加點人性化,增加點旅行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