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志勝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執行會長 太平紳士
今天,北京舉辦盛大閱兵儀式,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儀式舉世矚目,也是兩岸關係史上的重要節點。國共兩黨抗戰老兵一起接受檢閱、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率團參加紀念活動,體現中華兒女全民族抗戰的偉大精神,表達兩岸同胞共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情感。兩岸應站在民族歷史的高度看抗戰,發揚兄弟同心、共禦外侮的民族精神,以民族大義為重,團結一致、攜手奮鬥,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為實現祖國統一和強盛、共圓民族復興夢做出歷史性貢獻。
兩岸同胞牢記歷史 維護勝利成果
8年抗戰的艱苦歲月,中華民族同仇敵愾,寫下了中華民族史上可歌可泣的光榮詩篇。在抗戰結束70周年的今天,舉辦高規格、大規模的閱兵活動,彰顯中國的強大興盛,任由列強魚肉的日子一去不返;更重要的是,提醒所有中華兒女,不能忘記國破家亡、人民遭難的慘痛歷史,時刻保持警惕,中華民族任何時候都要自強不息,團結一致,決不能讓國家民族被蹂躪的歷史重演。正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連戰等台灣各界代表人士時所強調,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是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全民族團結奮鬥的結果。兩岸同胞要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團結一心、維護勝利成果,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努力。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持續時間長,付出巨大代價,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抗日戰爭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此次閱兵,首次組織共產黨抗戰老兵和國民黨抗戰老兵一起接受檢閱,正正體現了全民族抗戰的偉大精神,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對歷史的包容和寬廣的胸襟。抗日英雄戴安瀾將軍之女戴藩籬表示,安排國民黨老兵和抗日英雄子女參加,不僅體現了對歷史的尊重與緬懷,更可增進兩岸同胞在抗戰歷史上的共同記憶。中國共產黨對所有抗戰老兵功績的肯定,讓兩岸同胞牢記,國共軍隊在各自的戰場浴血奮戰,以血肉之軀抵抗日本帝國主義,最終取得了抗戰的偉大勝利,是全民族都應該發揚傳承的中國記憶。
兩岸弘揚抗戰精神 共謀和平發展
抗戰勝利是中華民族5000年歷史的一段光榮歷史,所有中華兒女都是勝利者,兩岸同胞都應該慶祝抗戰勝利。今年以來,兩岸各界紛紛舉行紀念抗戰勝利的活動。對於台灣方面而言,今年不僅是抗戰勝利70周年,還是台灣光復70周年:當年正因為打敗日本侵略者,台灣才得以回歸祖國。島內紀念活動包括:邀請飛虎隊陳納德將軍的外孫女、南京大屠殺期間救助中國民眾的德國商人約翰.拉貝的孫子等人參與紀念活動;台灣「中央銀行」首次以紀念抗戰為題材,發行流通的硬幣組合;台灣第一個慰安婦紀念館也將於10月揭幕;軍方舉行紀念抗戰的戰力展示;島內上演講述慰安婦悲劇歷史的紀錄片《蘆葦之歌》等。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透過近代歷史風雲,兩岸同胞深刻體會到,大陸和台灣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我們的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國家強大、民族強盛,是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每一個中國人生存、發展、尊嚴的保障。我們要銘記歷史教訓,弘揚抗戰精神,珍愛和平,共謀發展,團結一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鬥。目前,兩岸正走向大交流、大和解,連戰無懼島內雜音,赴京出席活動,促進兩岸抗戰歷史的交流。台灣也應積極邀請大陸各界人士參與島內的紀念活動,為進一步深化兩岸和平發展發揮更多正能量。
堅持「九二共識」 反對「台獨」
抗戰勝利已經70年,兩岸同祖同根,一起討論、紀念抗戰勝利,對鞏固兩岸同胞團結,反對「台獨」,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意義重大而深遠。習近平強調,2008年以來,國共兩黨、兩岸雙方同兩岸同胞一道,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開闢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事實證明,這是一條有利於兩岸同胞團結奮鬥、實現互利雙贏的正確道路。只要兩岸同胞沿着這條道路堅定走下去,就一定可以撫平歷史造成的心理創傷,為民族復興凝聚起強大力量、開創美好未來。
連戰也認為,兩岸人民同為中華民族,我們共同紀念抗戰勝利,是為緬懷過去整個民族浴血抵禦外侮的悲壯歷史,共同策進全世界愛和平、反侵略的美好理想。我們要鞏固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這一兩岸政治互信的基礎,堅定推動互助合作、互利雙贏,讓台灣各界越來越多體認、投入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更需要國共兩黨和兩岸同胞團結起來,同心同德,深化和維護「一個中國」的認知,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只要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會遙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