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評論員
中央官員與民主黨會面釋放的訊息,是中央並未關閉與反對派溝通的大門,反對派應放棄對抗,理性溝通,堅持走溫和路線,在共同政治基礎上求同存異,不要盲目對抗,損害香港經濟民生。溫和反對派擺脫激進派的綑綁,走出對抗的死胡同,不僅有利特區政府施政,而且有利改善中央和香港的關係。
「化對抗為對話」的一小步
國務院港澳辦副主任馮巍日前與民主黨會面,是中央政府官員在政改後首次與反對派會面聽取意見。中央與反對派政黨重啟溝通之門,被香港輿論形容為後政改時代的突破,踏出了「化對抗為對話」的一小步。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政改方案表決前,說過中央只會打擊「死硬派」、「頑固派」,會繼續爭取其他「泛民」中人的支持。而在政改方案被否決後,中央與反對派政黨重啟溝通之門,希望引導溫和反對派走出對抗的死胡同,這可推動「一國兩制」實施逐漸暢順、香港政治生態逐漸轉好。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表示,馮巍與民主黨會面,開拓局面是正常的選擇,不會影響民主黨在區議會選舉的得票。劉兆佳在電台節目進一步分析,中央認為民主黨較有國家民族觀念,是可以爭取的對象,加上近年激進 派勢力抬頭,中央希望鼓勵溫和派有更大生存空間,因此選擇同民主黨對話,走出第一步,估計這種會面陸續有來。劉兆佳又說,中央冀「泛民」成為「忠誠反對派」,「忠誠反對派」要接受數個基本原則,包括承認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的執政地位、認同中央對「一國兩制」的理解、尊重中央權力,如果「泛民」接受這些原則,實際上就可以變成建制派的一部分,最終有可能參與治港團隊。
民主黨與「死硬派」有區別
對於馮巍與民主黨會面,劉兆佳分析中央最低限度不會當該黨是「死硬派」、「頑固派」,而該黨對中央來說有特殊意義,是可爭取的對象,因雙方以往曾經對話,中央又認為該黨比較有國家民族觀念、路線較溫和、在反對派中最有群眾基礎。
事實上,從歷史看,民主黨較有國家民族觀念。上世紀80年代,一群懷抱民族主義理想的香港知識分子所組成的「匯點」,提出「民主回歸」,支持香港回歸祖國,民主黨繼承了「匯點」理念。民主黨創黨元老司徒華就有國家民族觀念,司徒華去世時,民建聯譚耀宗形容司徒華為人有原則,對國家及民族很有感情,他指民主黨2010年支持政改方案,相信司徒華的影響很大。時任民主黨副主席的劉慧卿及核心成員張文光,當年走入中聯辦溝通。針對有人抹黑民主黨「邀請中央干預香港事務」,劉慧卿當時反駁說:「要溝通,不到中聯辦溝通,難道掘個地窿去溝通嗎?」劉慧卿當時還表示,今次通過政改只是民主的一小步,希望日後有更多和平、理性的溝通。
民主黨應擺脫激進反對派的綑綁
儘管今年民主黨被激進派綑綁否決了普選方案,但中央從民主黨的整體歷史表現看,民主黨依然是可以溝通的對象。民主黨一向是溫和反對派的中堅力量,如果民主黨能夠擺脫激進反對派的綑綁,堅持走一條溫和的路線,不僅有利特區政府施政,而且有利改善中央和香港的關係。
在2014年4月立法會議員上海之行的座談會上,中聯辦主任張曉明開誠佈公論述了溝通問題。他指出,在「一國兩制」下,香港與內地可以長期保持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差異,中央對香港也可以有較大的政治包容,但香港不應當與中央搞政治對抗。筆者認為,「一國兩制」的包容度很大,但「一國兩制」亦有底線,例如激進反對派策動「五區公投」、「佔中」、搞「港獨」,以及引入外部勢力干預中國主權和香港事務,這些都已經踩了「一國兩制」的紅線。而民主黨在這些原則問題上,總的來說還是比較清醒,能把握一定的原則。
中央與溫和反對派溝通,但溝通要以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及基本法為基礎。中央與溫和反對派的溝通,是希望以此為契機,增進政治互信,改善長遠關係。這是減少香港社會內耗、實現特別行政區良好管治的需要,也是促使「一國兩制」實踐獲得更大成功的需要。中央與溫和反對派 溝通 ,不是香港某一個時期的短暫需要,而是香港長遠的根本利益和福祉的依歸,市民應看到這一點,反對派中的溫和力量更須看到這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