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倡引泡泡足球室內跳傘 既吸遊客又滿足市民康樂需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麗娜)港府銳意將大嶼山打造成旅遊及康樂勝地。顧問研究報告定出初步規劃大綱,建議在大嶼山引入「刺激」、 「奢華與享受」、「放鬆與養生」、「文化及歷史」、「生態」及「探險」6大發展主題及11個主要樞紐地區,並分佈於欣澳、梅窩及貝澳等樞紐,冀藉引進泡泡足球、越野單車、室內跳傘及水上樂園等設施,吸引不同遊客延長留港時間。
大嶼山發展諮詢委員會經濟及社會發展小組日前開會,討論大嶼山康樂及旅遊發展策略。協助發展局的顧問公司表示,因應大嶼山大部分土地屬於郊野公園範圍,未來應集中資源將旅遊景點及康樂設施發展為個別主要樞紐,加強香港整體旅遊競爭力,同時滿足市民對康樂活動與場地的需求。
梅窩拓戶外活動 「上山下水」
「刺激」主題分佈於欣澳及梅窩樞紐。報告指出,接駁港鐵線的欣澳站交通便利,加上鄰近迪士尼樂園,可進一步發展旅遊娛樂設施,如發展角色扮演的職業教育場館、室內滑浪場、4D電影院及室內跳傘等。梅窩則可發展戶外活動,包括空中飛人滑翔之旅、山坡滑梯、漆彈射擊、水上樂園及越野單車等。
大澳「太極中心」 大東山賞日出
「歷史及文化」主題分佈於梅窩、東涌谷、大澳樞紐,顧問建議在梅窩設立大嶼山歷史博物館,並發展本土音樂節以培育現代文化。其他康樂與服務方面,可考慮賞花節或婚禮旅遊,提高淡季的旅客到訪率。至於東涌谷則可發展生態旅遊中心與東涌自然歷史步行區;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大澳則可考慮設立武術及太極中心等動態靈修活動。
「奢華與享受」主題分佈於航空城樞紐,現時為昂坪纜車的起點,並有東薈城名店倉、香港國際機場及亞洲國際博覽館。配合未來港珠澳大橋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落成,機場島北商業區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上蓋發展,可考慮發展購物餐飲、遊艇停泊處、國際級的溜冰場、酒店等。
「生態」主題分佈於小蠔灣、大東山及二澳樞紐。顧問指出,隨港珠澳大橋落成,小蠔灣日後可達性增強,可考慮設立地標式植物園等生態旅遊熱點,再配合大蠔河濕地的林地生態,提供生態靜修。大東山為知名的日出、日落及觀星的地點,顧問建議研究加強其可達性,以便利更多訪客可以登上大東山觀景。二澳近年有農業生產活動,顧問建議增加農場體驗,如收割、農田野餐,讓更多市民體驗農耕生活。
水口貝澳可設滑翔傘登山徑
「探險」主題分佈於貝澳、芝麻灣及水口樞紐,因區內有濕地、紅樹林、泥灘、海灘及溪流等,顧問建議提供水上活動中心,引進滑浪風帆、獨木舟、划皮艇等。至於水口一帶擁有由貝澳延伸的天然海岸,則可考慮設滑翔傘、單車與登山徑網絡的延伸設施與探索露營地點等。
「放鬆與養生」主題分佈於長沙及索罟群島樞紐,顧問建議可發展水療及消閒度假村、本土音樂節、生態露營場地、婚禮中心及單車徑等。索罟群島則可考慮發展水療及消閒度假村,並利用自然地形與群島發展極限運動活動,如攀石等。
顧問又指,為增強訪客在樞紐之間的可達性,可引進水上的士、纜車、索道、單車徑及環島觀光巴士等。顧問的下一步工作將就有關康樂及旅遊發展建議,篩選具效益的短、中、長期建議方案,並為項目進行初步可行性研究,包括財務上的可行性及概括技術評估,並就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出有效可行的緩解措施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