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家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昨出席典禮,與馬道立握手。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經過約兩年時間的修復工程,耗資約4.64億元的特區終審法院新大樓於本月初正式啟用,並於昨日舉行啟用典禮,嘉賓包括國家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等。特區終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在致辭時表示,香港永遠在面對各種挑戰,而在面對這些挑戰時,香港一直視法治為穩定社會的關鍵元素。香港基本法規定香港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同時保留包括普通法等原有法律。他強調,普通法着重公平、公義及依據法律原則和法律精神,在香港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預料將來也會如是。
經歷百年洗禮,中環昃臣道8號由最初的最高法院,先後改作立法局和立法會大樓,最終回歸成為特區終審法院大樓。昨日舉行的終審法院新大樓啟用典禮,包括國家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香港特首梁振英,香港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特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律政司司長袁國強,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前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楊鐵樑以及前特區終院首席大法官李國能等嘉賓出席。
海外其他司法管轄區司法機關的傑出領袖也參與典禮,包括新西蘭首席大法官Sian Elias、澳洲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Robert French、加拿大首席大法官Beverley McLachlin、新加坡首席大法官Sundaresh Menon,及澳門特區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等。
穩定社會關鍵元素
馬道立在致辭中表示,香港基本法是實施中央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其中一個要旨是維持並延續多年來促成香港成功的制度,包括法治制度。法治是令社會安定繁榮的基石,「香港永遠在面對各種挑戰。在面對這些挑戰時,香港一直視法治為穩定社會的關鍵元素,而這點已反映在(香港)基本法裡。」
他指出,構成法治的最重要元素,首先是對各項權利及基本自由給予應有的認同,「這不單指自己的權利和自由,也指別人的權利和自由」,其次是要有獨立的司法機構,以實現這些權利及基本自由,而這些主旨均貫穿於整套香港基本法中,「基本法第二條對『獨立的司法權』的提述,指的是司法獨立。」
馬道立表示,「司法權」一詞是指法院不偏不倚地依法就糾紛作出裁決的責任。對香港原有法律,包括普通法及衡平法予以保留,是香港基本法中另一重複出現的主旨,「普通法着重公平、公義及依據法律原則和法律精神,在香港多年來一直行之有效,將來亦會繼續如是。」
他強調,法院的決定有時未必迎合所有人--無論是個別人士、政治團體及其他團體,甚或是政府--但法院的角色並不是要作出受歡迎的決定。法院的職能是依據法律及其精神就糾紛作出裁決,而法官則是根據司法誓言,「公正廉潔,以無懼、無偏、無私、無欺之精神」,履行其職責。
法治一如以往穩固
馬道立透露,「他經常與香港的年輕人接觸。他們反覆談及的,是希望香港繼續繁榮,並比以往發展得更為遠大。他們均認同,在香港一直運作良好的各個範疇,以及各種行之有效的制度,均有需要延續下去。香港畢竟是他們的家。法治令社會穩定,這正是一個安定而繁榮的社會的基石。本大樓是香港法治的象徵,而法治在我們的社會中,仍然一如以往地穩固。至於我們,各法院及法官在履行日常職責之時,定必將此牢記於心。」
另外,李國能在昨日活動後回應傳媒提問時,指法治和司法獨立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核心價值和社會基石,大家要保持高度警惕,使基石永遠不會動搖,又強調任何人在法治之下,無論地位有多高,都不可以凌駕在法律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