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9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港大否決陳文敏任副校


放大圖片

■梁智鴻、馬斐森昨日表示,校委會的討論是以港大長遠及最大利益為依歸。 劉國權 攝

12:8 校委會拒政治干預捍自主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鄭治祖)雖然反對派就香港大學遴選副校長(學術人力資源)一事頻頻施壓,欲脅迫校務委員會委任問題多多的前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但港大校委會昨日頂住壓力,從大學長遠和最大利益出發,以12比8票否決了由陳文敏擔任副校。本身是校委之一的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雖然聲稱支持陳文敏,但在校委會會議後他舉行記者會,公開校委會是以8票贊成、12票反對、1票棄權,不接納物色委員會的推薦,又詳述陳文敏被一眾校委批評沒有博士學位,學術水平也不合乎標準;未獲任命前就自爆自己是唯一候選人,操守有問題;晉升陳文敏會令港大進一步分裂這「三大死因」而落選。

港大校委會昨日舉行9月例會,其中一項議程是討論副校長(學術人力資源)的委任問題。由反對派政客葉建源等人組成的「校友關注組」昨日提早到場向校委會主席梁智鴻及校長馬斐森遞交請願信,作「最後施壓」。

梁智鴻:基於大學長遠和最大利益

會議5時開始,至7時半左右,梁智鴻與校長馬斐森走出會議廳向記者公佈結果,梁智鴻表示,校委會經過詳盡且理性的討論,並基於大學長遠及最大利益,決定不接納物色委員會的推薦。他續說,基於保密理由、保障人選及大學的人事政策,校方不會說出人選身份,亦不便詳述校委會的討論內容,希望各界尊重校委會決定。校方會成立新的物色委員會,再物色副校長人選。

馬斐森:成立新物色委員會薦人選

一直被反對派「擺上枱」的馬斐森表示,雖然他對資深管理層未齊人感到失望,但認同校委會的所有決定都是以港大最大利益為前提,自己相信也尊重集體決定。他又解釋,大學並不會因為缺少了副校長這個職位而「癱瘓」,「這個職位已懸空了很長時間。」他並不擔心事件會對港大招聘人才造成影響,「從我過去年半的經驗裡,有很多人希望到港大工作,港大有很好的聲譽,有信心可以找到很好的候選人。」

對於校委會邀請他成立新的物色委員會,並就有關職位物色人選,他表示自己會盡快開展,但不會為此設下時限,「我們都想確保是最好的人去擔任此職位。」

馮敬恩違保密原則公開票數及發言

雖然兩人對校委會會議詳細三緘其口,但校委之一的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卻公然違反保密原則,在會後高調舉行記者會「大爆料」,指校委會是以8票贊成、12票反對、1票棄權,不接納物色委員會的推薦,又稱根據校委會成員的發言,他「有理由相信」投贊成票的包括他自己和馬斐森、郭新、袁國勇、張祺忠、吳國恩、研究生代表及另一名校委。

稱陳落選「三大死因」包括資歷品格

馮敬恩同時違反保密協議,公開了質疑陳文敏當副校的校委名字及具體原因。總結他所言,陳文敏落選有三大「死因」。第一個是學術資歷問題,包括陳文敏沒有博士學位,被質疑是否有資格處理有博士學位人士的應徵;鮮有於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又或者成為學術文章的主要作者,其研究成績甚至連助理教授亦不如;Google Scholar(學術搜尋)結果更顯示,陳文敏的文章在過去5年只被搜尋過4次。

第二個死因是品格問題。多名校委指出,陳文敏在未任命前就「出口術」,聲稱自己是「唯一候選人」,涉及操守問題。校委紀文鳳及梁高美懿坦言,從大公司高層招聘的角度而言,若有應徵者獲聘前如此高調,一定不會錄用。

最後,馮敬恩引述校委王䓪鳴表示,擔心陳文敏若擔任副校長,會令港大進一步分裂,這也是陳文敏無法升職的第三死因。

雖然馮敬恩聲稱自己投票支持陳文敏的任命,但除了引述校委對陳文敏的批評及擔憂、力證陳文敏為何落選之外,並無羅列任何支持陳上任的校委之理據。據馮敬恩引述,陳文敏唯一被提及的優點,是校委李國章指他是「Nice guy(友善的人)」。

陳坤耀昨晚深夜回應傳媒查詢時,否認自己在會上說過馮敬恩引述的,自己的資料搜集發現陳文敏少在學術期刊發表文章,及陳文敏的資歷不及其他副校長等言論,又揶揄對方似乎沒有留心會上討論內容,「根本不知道誰說了什麼。」被問及他當時在會上說過什麼,他以保密原則為由未有回應。

相關新聞
港大否決陳文敏任副校 (圖)
三跑徵費分「五級」 短途經濟艙收90元 (圖)
港府設千萬基金 助景點谷旅客 (圖)
恆指險守20500 港股曾見兩年低位 (圖)
激進「反轉」香港 「佔亂」餘孽須除 (圖)
習近平下月訪英將下榻白金漢宮
港視覆核敗訴 禁用DTMB制式
特首:市民「上車」仍難 樓策不會「減辣」 (圖)
長毛議助衝擊防線候懲 認參與非法集結罪 (圖)
李嘉誠:對中國發展充滿信心 (圖)
民建聯助清除三成衛生黑點 (圖)
兒童近視惡化 視光師促預防 (圖)
經民聯15人參選 多為現任區議員 (圖)
「杜鵑」襲閩 擾國慶「黃金周」 (圖)
中國首顆暗物質探測衛星年底發射
最高法原副院長奚曉明開除黨籍
美遲遲未加息 大行減持現金
普京奧巴馬聯大「駁火」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