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民建聯7月至今共收集131個衛生黑點,並通報予食環署跟進,成功清除近3成黑點。 翁麗娜 攝
剩94個促速處理 陳恒鑌倡招標「質為本」免將貨就價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麗娜)潔淨城市人人愛,衛生黑點要掃清。為響應政府全城清潔運動,民建聯由7月至今共收集131個衛生黑點,並通報予食環署跟進,成功清除當中近30%黑點,但仍存在94個黑點,促請當局盡快處理。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恒鑌昨日指,相信政府近年將垃圾收集、街道清潔以至蟲鼠撲滅等工作外判,卻以「價低者得」作為中標條件,間接導致外判服務承辦商以「超低價」投得合約,結果只能「將貨就價」降低服務質素。他們建議引入「質素為本」招標機制,設立「社區環境衛生改善撥款」等。
民建聯於今年7月公佈了全港76個衛生黑點後,過去兩個月期間持續尋找清潔狀況欠佳的地方,並收到市民踴躍舉報區內黑點,結果再找出55個新黑點,主要分佈在深水埗、中西區及九龍城,最常見是垃圾堆積及雜物阻街。
陳恒鑌昨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雖然深水埗有較多黑點,但較多涉及雜物阻塞,而中西區不少黑點位處私人地段,即使大廈天井及後巷垃圾叢生,政府亦不會主動參與私人地方的清潔,因此中西區情況相對難處理。
部門互推卸 釀「三不管」黑點
除了「價低者得」招標機制引致各區清潔服務質素下降,民建聯衛生事務副發言人郭芙蓉指,現時部分行人天橋、隧道、道路、斜坡、明渠、水道、泳灘等地段涉及不同政府部門的管理,而各部門之間缺乏協調,「當這些地段出現環境衛生問題時,各部門往往由於分工不清而難以有效處理;部分地段甚至因為各部門互相推諉,而出現警方、路政署及食環署的『三不管』黑點。」
陳:傚澳引進自動收集固廢系統
陳恒鑌建議當局仿傚澳門,引進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方便全天候處理垃圾之餘,也不會引起噪音與臭味問題。他指,該系統由垃圾投放口、地下垃圾輸送管道及垃圾收集站組成,固體垃圾於各投放口傾倒後,經過地下管道輸送至收集站,再經過壓縮裝箱,最後以專車運送至堆填區處理。據悉,香港環保署曾留意該系統,卻沒有「下文」,他認為當局應研究在新發展區或重建區引入該系統。
民建聯並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摒棄「價低者得」的招標方式,引入「質素為本」招標機制,投標者應訂明前線人員工資水平以及前線人員與監管人員的比例等;設立由區管會主導的「社區環境衛生改善撥款」,透過地區官員與區議員合作,協調跨部門協調的環境衛生問題,避免「三不管」地帶的產生。
另外,由於社區衛生問題更趨隱蔽,民建聯又建議當局與區議會合作,研究於社區內引入閉路電視系統輔助監察與執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