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0月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富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加息暫緩未必可拯救新興市場


康宏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 葉澤恒

上星期五,美國公佈了9月份的就業數據,9月份非農業新增職位只有14.2萬份,遠遜於市場預期的20.1萬份。8月份數字更由17.3萬份增加,向下修訂至只有13.6萬份。9月份的失業率維持於5.1%,而平均時薪按月更未有增加,較市場預期的0.2%按月增長為差。

當中,行業表現情況似乎較受投資者關注。雖然油價下跌,令市民有更多錢去促進消費,使到9月份的零售行業職位增加2.4萬份,但油價下跌卻令相關行業出現大幅減少人手的情況。另外,資源價格下跌,以及美元強勢,對當地採礦業及製造業帶來影響,職位分別減少1萬份及9千份。依上周五的就業數據公佈後,聯儲局委員以至地方聯儲銀行行長的講話,似乎淡化就業數據欠理想的消息。他們更指出,非農職位未來增長的新常態是低於20萬份。但連續8月及9月的數據較預期差,似乎亦反映聯儲局委員早前的憂慮並非沒有道理。

在數據公佈後,反映聯儲局加息機會的聯邦利率期貨顯示,本月加息的機會降至10%,而12月加息的機會亦降至只有三成。明年1月加息的機會亦只有四成,及至明年3月份加息的機會才超過一半。因此,預料美元匯價將會回軟,但對新興市場走資問題並非絕對好消息。

至於12月加息的問題,仍可觀察10月及11月的就業數據外,亦可以留意未來兩個月的通脹及第三季經濟增長情況。但要留意兩個問題,第一,目前10年期與5年期損益平衡通脹率分別為1.6%及1.2%,而且不少投資者仍相信低通脹情況將會持續,故支持聯儲局維持利率不變的決定。但要留意,損益平衡通脹率並未反映市場對物價變化的真正預期,因為它包含了投資者對未來通脹不確定性而要求的風險溢價,以及受到過多流動性的影響。

投資者着眼美通脹情況

此外,雖然美國消費物價指數及平減物價指數,均屬於量度美國通脹情況的重要指標,但是前者的比重中,有較多屬於住屋成本方面。況且,前者亦有就工資及生活成本作出調整,故似乎較能反映目前美國的通脹情況。近期油價有見底回升跡象,雖然並非大升,但對通脹的壓力可能有增無減。因此,投資者未來的着眼點是美國通脹情況,而就業數據的重要性應該有所下降。

美國可能暫緩加息行動,但對新興市場卻非絕對利好消息。何出此言?不是說暫緩加息,將令美元受壓,可以紓緩新興市場的走資潮壓力? 這個問題便源於投資者憂慮一旦連美國經濟亦出現放緩,將可能令商品需求進一步受打擊,不利以依賴出口商品為主的新興市場。

會否現危機視乎政府應對

據國際金融研究所的跨境資金流向的研究報告顯示,由於預料今年外資流入新興市場資金較去年減少一半,再加上本土資金流出的關係,故預料今年三十個新興經濟體淨資金流出將高達5,400億美元,是1998年以來首次資金淨流出。

過去數年,新興市場企業的債券集資用途中,主要參與建築及油氣田的開採。前者涉及房地產的泡沫,而後者屬商品泡沫。由於回報欠理想及債務金額增加,故企業違約風險可能上升。若美國加息,全球流動資金將會減少。因此,目前要看新興市場政府怎樣應對是次情況,高經濟增長及企業賺錢能力,將會成為重要指標。■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財經述評: TPP助推中國深化改革和區域合作 (2015-10-09)
百家觀點:從過去兩季看投資者自欺欺人 (2015-10-09) (圖)
初創企業之伯樂與千里馬 (2015-10-09) (圖)
加息暫緩未必可拯救新興市場 (2015-10-09)
國策續托底 內房短線造好 (2015-10-09)
樓市「減辣」時機未至 (2015-10-09)
百家觀點:不存在避險因素 美債料向上 (2015-10-06) (圖)
熱點透視:沒有好數據 至少還有美聯儲 (2015-10-06) (圖)
美元呈強 投資美債避匯率風險 (2015-10-06)
港股第四季危中有機 (2015-10-06) (圖)
中國步入新「追趕」時代 (2015-10-06) (圖)
財經述評:私貸市場發展審慎樂觀 (2015-10-02) (圖)
百家觀點:三季度教訓:不明朗因素在附近 (2015-10-02) (圖)
加息在即 債券投資者的選擇 (2015-10-02)
美10月加息可能性不能排除 (2015-10-02)
聚焦互聯網安全 相關產業受惠 (2015-10-02)
美經濟數據好壞參半 歐洲增長穩定 (2015-10-02)
財經述評:市場波動難平 基金危中有機 (2015-09-25)
百家觀點:市場對議息結果幾重推理 (2015-09-25) (圖)
供給不足 豬肉價格有支撐 (2015-09-25)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富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