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青年競演」單元現場 浙江傳真
推動青年原創戲劇的發展是烏鎮戲劇節的重要部分,一年一度的烏鎮戲劇節青年競賽單元,是戲劇節最為引人注目的引擎。據介紹,今年入圍12部作品中,除了原有的最佳戲劇獎和最佳個人表現獎以外,青年競演單元將增設「特別關注獎」。烏鎮的青年戲劇基金今年也會成立,用於未來青年戲劇的孵化。
烏鎮戲劇節藝術顧問田沁鑫說,不以成敗論英雄是「青賽」單元的絕對綱領。作為烏鎮戲劇節評委會成員,史航在觀看部分作品後表示,今年的選手沒有了此前年輕人做戲劇好大喜功的情緒。
史航介紹,自己對戲劇的評價標準包括誠意、創意和詞能達意,其中,第三個最重要,因為導演需要把自己的誠意、創意通過詞傳達給觀眾。「當壓力一樣時,面積越小,那麼壓強越大,戲劇的張力也這樣,這回我看到很多作品用『針』的姿態來穿透觀眾的內心,讓你哭,也讓你笑,而不是短粗胖的手指頭。」史航說,自己觀察到,不少看了「青年競演」的觀眾會問同伴最會喜歡哪個作品?「他們不僅看了,還關心自己喜歡的戲在別人心中的印象,因為他們已經成為某個戲的『粉』、或者『黑』。這代表觀眾對話劇路轉粉了。」在烏鎮戲劇節,戲劇是向生活「挖牆腳」。
以「毒舌」著稱的史航在微博犀利點評過不少影視作品,但他說,如果戲劇節期間看到不好的戲劇作品,自己不會在微博點評。因為戲劇人比電影人更不容易,「如果你在走路,我可以和你打架,踹你一腳,但是如果你在懸崖上爬,我不能踹。」史航認為,戲劇人都是一群在懸崖上爬的人,「如果有機會交流,我會直白地交流。我覺得這種交流特別重要,不是譁眾取寵。」
設基金孵化青年戲劇
從「青年競演」走出的毛爾南導演,其作品《跳牆》後來就在人藝的實驗小劇場連續演了十場,場場爆滿。這個戲也被正式邀約到法國的阿維尼翁國際戲劇節參加展演。首屆戲劇節「青年競演」的冠軍陳明昊的《公牛》今年則作為特邀劇目參加烏鎮戲劇節。正如黃磊所說的,希望烏鎮不僅僅是戲劇節的舉辦地,更是青年人戲劇孵化的一個基地。
此外,烏鎮的青年戲劇基金今年也將成立,戲劇節期間新增的「烏鎮小課堂」的學費會全部放進這個基金,用來做未來青年戲劇的孵化。據黃磊介紹,不管是不是參加烏鎮戲劇節的劇目,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年輕人都可以來申請這個專項基金,只要劇本、創意好,基金會將無償支持創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