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驚奇山谷》
當我們走進劇場的時候,是我們渴望看到驚喜,甚至奇跡的時刻。我們希望通過人與戲劇之間的連動,感受到我們內心的渴望。因此,兩個背道而馳的元素--日常與超常--在劇場空間合二為一。在「誰是那個人」之中,我們開始了大腦迷宮的探險,觀眾們被帶領着走進未知的世界,生活的秘密在音樂、色彩、味道、想像、回憶中蔓延開來,我們往返於天堂和地獄之間。《驚奇山谷》的創意來自著名詩人法里德的神秘史詩《鳥的會議》。我們在大腦的山峰與深谷中穿行,直到我們走進遙遠的未知世界。這是戲劇大師彼得.布魯克與法國知名導演瑪麗-海倫娜.伊斯坦尼共同執導的戲劇作品。
《馬克白》
《馬克白》最初由2003年「莎士比亞在台北」戲劇節所製作(當時命名為《女巫奏鳴曲─馬克白詩篇》),後重新打造,於2007年受邀參加阿維尼翁OFF藝術節。此次將綜合前兩版的特色重新製作,特別採用方平的《麥克白》中文譯本,雖然同樣只用五名演員來演繹,但採用全男班班底。這次的《馬克白》,是一齣高度實驗的中文莎劇作品,演出內容主要圍繞在馬克白、馬克白夫人和三位女巫身上。三女巫幾乎貫穿全劇,藉以放大其對馬克白野心慾望的影響力。
《尼伯龍根的指環》
話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創作融合了德國著名歌劇作曲家瓦格納的代表作《尼伯龍根的指環》(1848-1874)、德國劇作家弗里德里希.黑貝爾的話劇《尼伯龍根三部曲》(1861)以及當代作家的創作。德國塔利亞劇院的導演安圖.羅梅羅.努恩斯將《尼伯龍根的指環》的歌劇與戲劇的素材進行了新的創作,探究了文明的開始與消亡。故事開始於被謀殺、背叛和欺騙充斥的諸神的世界,終結於當代社會。該劇闡釋羞辱與復仇帶給人類的痛苦,並對引發世界大戰的原因進行了深刻的討論。
《物理學家》
該劇為瑞士劇作家迪倫馬特的代表作品,荒誕怪異、撲朔迷離、奇險詭異,然而在瘋狂的表象下卻隱藏着嚴謹縝密的內在邏輯--在權利紛爭的當今世界,尖端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它可能造福於人類,也可能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災難。正直的科學家為保持良知,堅守對全人類命運的責任,不惜犧牲家庭、愛情、自由和自己的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