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天后宮前的告示。 作者提供
陶 然
記得鹿港,還是在多年前,聽說台灣出了施家三姊妹作家,後來這三姊妹施淑、施叔青、李昂也都先後見過,當中又以曾一度在香港長居的施叔青為最熟。她寫出的《香港三部曲》,力圖寫出香港百年滄桑史,應說是「大手筆」,雖然她不是純粹的香港人,後來才聽說,她離開香港,去了美國。2010年6月某一天,我在銅鑼灣海景酒店與韓國金惠俊教授早餐時,竟與多年不見的施叔青不期而遇,原來他們都是應邀成為那屆「香港文學節」的主講嘉賓。巧合的是,今年的香港「第十三屆中文文學雙年獎」,我和她又會在小說組決審會議上重逢,直叫人慨嘆人生何處不相逢!但是鹿港確實引起我注意的,其實是因為那首羅大佑的《鹿港小鎮》歌曲。它引起我的浮想聯翩,幻想漫天飛翔。終於有一天我來到鹿港,本來我以為看到潮濕陰冷的海港,但並沒有,給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鹿港老街。
鹿港最馳名的餐館恐怕非「鹿港小鎮」莫屬,但此刻正是午餐時間,人山人海,我們退而求其次,找了一家台灣料理出名的餐廳,冷氣開放,沒喝到出名的芒果冰沙,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人人都說,鹿港並不大,但光靠走路不免有些勞累,何況正值夏天。不如去租自行車啦!文武廟那裡便有自行車出租,而且可以順便去逛一下文武廟。但我們有好幾個人,騎自行車不免會顧此失彼,最好僱古舊味的三輪車啦!兩個人一輛,坐在後頭,前面由車夫踩車掌控,穿街過巷,每到一個景點,便停下,加以解說。
鹿港應該是全台灣廟宇最多的小鎮,文武廟是武廟、文昌廟、文開書院三座建築一字排開相鄰,藝文氣息濃厚。文廟與武廟之間,有一口井,稱為「虎井」,其水質甘甜,有「蓬萊第一泉」之稱。我們留連在文昌廟裡,這是二進一院的建築,前方有一座水池,稱為「泮池」,為舊時學宮前的水池。廟裡,當然少不了求功名人士,在「金榜題名」欄上,有求籤者題「希望夢想成真」的心願牌,並簽下大名,在微風中輕擺,讓人遙想起古時上京趕考的故事。
到鹿港,不能不看龍山寺。鹿港龍山寺原為街內小廟,1653年創建於大有街,到了1786年才遷建於此處;1831年才形成今日的規模。 其建築材料如磚石、福州杉木都由泉州運來,並以鉅資聘請閩粵名匠赴台興建。其格式規模仿照泉州開元寺,全寺佔地一千六百餘坪,可謂深具泉州建築藝術之精華。我們觀看這個登錄為台灣第一級古蹟的龍山寺,其建築和雕刻精細,不愧為台灣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時期的建築物。
來到天后宮,咦!怎麼與平時見到的天后宮不一樣呢?仔細一看,牌門上方寫着小小的「敕建」二字,原來,它並不是大家心目中的鹿港天后宮,而是由地方士紳捐建的天后宮,不過,它一樣是保祐大家平安的廟宇。另一個早期官府自行興建的天后宮,才是「官方廟宇」,所以在它門口就會看到刻着「文武官員至此下馬」字樣的石碑。走進裡頭,人潮洶湧,香火鼎盛,其建立年代已經不可考了,但一般認為清初就有廟宇,而廟裡所供奉的媽祖神像,成為鹿港人的信仰重心。我們來到這裡,不免跟着眾人祈福。
兜兜轉轉來到九曲巷,在兩棟建築中間的小巷轉進來,抬頭便看到「意樓」,那是慶昌古厝中的一間小閣樓,旁邊還有一棵櫻桃樹,傳說曾經有過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在這裡發生呢!但此刻,我卻只能望着古舊的紅磚牆體味那古意。
既然來到鹿港,當然不能錯過名聲不小、地標式的「摸乳巷」啦!我站在巷口一望,那巷子長長,據稱已有200年歷史,是相鄰的兩座長形店屋的防火巷,當地居民為了阻擋強勁海風之吹襲,而把房屋間距盡量縮小。這條巷子長約100米,最窄處不到70公分,形成窄長巷子。當兩個陌生男女對面而過,就會產生尷尬情況,因而產生了許多巷名,如「護胸巷」、「君子巷」等,但都不及粗俚的「摸乳巷」出名。走進巷子裡,牆壁上塗鴉充斥,各種言論甚至情色字句皆有。「摸乳巷」的來歷有兩種說法,一種是男女在巷內相遇,女生須讓男生摸胸,故名之為「摸胸巷」,後演變成「摸乳巷」。第二種說法是,古時人們渴望生子,日思夜想,而此處巷道窄長,猶如做夢一樣,故稱其為「夢麟巷」,但是國語發音與台語的「摸乳巷」相似,之後就演變成「摸乳巷」了。
在巷子裡轉得差不多了,我們決定棄三輪車而步行穿巷,老街上古舊的鐵閘前掛着的郵箱,好像在隨時等候着郵差把寄來的信投進屋主手上。可是,世界已進入電子天下,我懷疑眼下還會有多少人能夠收到蓋上郵戳的信封了!但那種古舊氣氛依然讓我神往。更有那充滿書香的招牌琳瑯滿目,這裡是「二鹿」,那裡是「鹿港車站」,被歷史留下痕跡的懷舊店舖處處皆是,裡面有許多極富復古味的擺飾品。最令人驚異的是,巷裡人家無不散發出書香味道,不僅家家對聯處處,連書法也都不一般,撲面而來的,可謂另有一番天地。
走到出汗,忽見一家冷氣開放的咖啡館「春有情」,跨進院子,走幾步,涼意沁人,果然舒服。看着那些侍者來回匆忙,忽然想起,之前站在斜對面正歇息的「阿嬤的酸梅湯」舖頭,標着每杯三十五元台幣的櫃枱前,我跟C扮店小二的樣子,不禁莞爾。這鹿港小街,竟讓我想起張艾嘉的那首《童年》,眼下情景,還真有幾分相似,只是那時哪會興什麼冷氣?恐怕連想也不敢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