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小欣
吳鎮宇心痛兒子功課多,在微博上載七歲兒子Feynman做功課時的苦惱照片,炮轟:「連做家長的都受不了,上學的目的是什麼?」
網民反應不一,有支持,有反對,鎮宇看到網民留言及部分內地傳媒對他言論的報道,覺得原意被歪曲,本月13日他怒刪及取消微博賬戶,轉玩facebook,當日傍晚開設專頁。
吳鎮宇忽然投訴兒子功課多,可能是響應近日有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學童每天功課多達七至十份,卻選錯地方。要正式解決問題,不是在微博,而是向學校反映,道出兒子的苦況,共同商量一個適合兒子學習的方案,又或向傳媒講出作為家長的心情,或在報章發文表達意見,利用輿論壓力,更直接是寫信給教育局,請當局正視問題。眾所皆知,當將問題放上微博,就要有心理準備網民會留言表態,而且見解各有不同,中聽、不中聽都有,要計較、要動氣的,多多也有。
吳鎮宇需考量他的行動,對兒子會造成什麼影響,兒子就讀學校的校長和老師會怎樣看、有什麼反應?還有其他同學仔的反應?畢竟每天要面對老師和同學的是Feynman,會對他構成尷尬嗎?會影響他的社交嗎?其他家長又會有何意見?
事件對Feynman影響很難估計,爸爸為他發聲,他定視爸爸作英雄,亦學會有不滿便發聲,但他只有七歲,未有足夠智慧、見識去判斷事情,會誤認為不適合自己的、自己不喜歡的就要出聲,性格易變憤世,屆時便要費很大的勁去輔導他,這次發聲是對的,那次發聲是錯的。
現在連爸爸也認為不應做這麼多功課,他是不是可以不做功課?可是不做功課會被老師責備,無奈地還是要繼續做。吳鎮宇的投訴間接增加兒子的無奈感及不滿,做功課的心情更痛苦,不如就當作是給他磨練毅力的機會,給他正面的鼓勵,給他更多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