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撮要
巴黎恐襲和俄羅斯客機空難後,各主要國家誓言要將「伊斯蘭國」(ISIS)斬草除根,聯合國安理會更一致通過相關決議。《觀察家報》分析師伯克認為,自1960年代至70年代以來,極端主義至今已經歷4個演化階段。隨着ISIS成為全球頭號公敵,國際合作打擊,該組織終將陷入衰落的循環,目前恐襲浪潮早晚會結束。■《全球合力反恐 ISIS難逃衰落》,香港《文匯報》,11月23日
持份者觀點
1. 伊拉克前國家安全顧問阿魯巴伊︰攻擊ISIS的行動應針對基建和供應鏈等重要戰略目標,這樣才可予以重創。
2. 普林斯頓大學學者邦澤爾︰ISIS贏得極端分子支持的原因,在於它能守住現有土地,兼不停向海外「輸出革命」。
3. 《華爾街日報》︰聯軍要用武力消滅「伊斯蘭國」(ISIS)其實不難,只需4萬士兵加上空中支援,可望在兩個月內摧毀其總部,問題在於沒國家願意收拾戰後的爛攤子。
多角度思考
1. 有評論認為「消滅伊斯蘭國不難,只是沒有國家願意出兵。」你如何評價這看法?
2. 承上題,近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你認為這能鼓勵各國出兵嗎?
3. 有人認為各國應攻擊ISIS控制區內的基建設施,也有人認為各國只可攻擊ISIS的軍事設施,以免影響當地民眾的生活,你較認同何者?■香港文匯報記者 鄭樂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