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小組討論中設有一分鐘發言,當中有不少地方值得注意。現簡介各個位置可以多注意的情況。
首位考生需界題
第一位考生須簡單覆述題目。惟同學要精簡,不要將很長的題目完完整整地覆述,例如:「如人類可以有一種特殊能力,哪一項對人類生活最有意義?試談談你的看法。讀懂動物語言,看透他人思想,通曉所有文字。」其實很多時,選項是沒必要逐個讀出的。同時,同學需要界定題目,但不要將所有詞語都作解釋,例如:青少年、科技,又或上述題目的各選項,都是不需要下定義的。界題和讀題目雖是任務,但不會為考生加分,個人的觀點較為重要。
另外,一號考生可以想好底稿,建議同學在準備時間內背誦及想好一分鐘發言的稿子,應考時就能更有自信和有更多眼神交流了。
第二位發言的同學若發現前一位考生未能準確界題,可以作補充,這將會加分,但不要為說定義而說定義。考生除了要說出自己觀點外,還要回應前一位考生。
位處中游舉實例
第三位考生要特別注意眼神方面的交流,切忌全場考試只望向同一方向。如有需要,可粗略歸納前兩人的觀點,但這個位置的同學要特別注意舉例。因為簡單直接的觀點應該被前兩位同學提出了,因此這個位置要開始舉出實例。
第四位考生與三號位置同學的責任相似,但要有心理準備,若立場與前幾位相同,觀點和例子很容易相近。10分鐘的準備時間內應盡量想些較廣泛的觀點和例子,不宜投入很多時間深入準備一個或兩個觀點的內容。
尾門總結忌長氣
最後的考生必須總結全場發言,但切忌花太多時間。例如:「一號考生同意......,二號和三號不同意,因為......,四號考生......,而我是同意的,因為......」這樣的總結很浪費時間,其實同學可直接概括為:「有三位同學同意,一位反對。他們切入題目的角度是......」即可,接着便要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例子了。■劉穎珊 中文尖子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