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英文應試攻略:議論文不是自言自語


之前與同學分享了不少關於reading的基本方法,今天會換一換話題,跟同學討論一下如何寫好議論文。

簡單說,好的議論文應具有以下的條件:

1. 有明確立場。

2. 運用議論文的寫作技巧。

3. Arguments(論點)沒有邏輯上的fallacy(謬誤)。

4. 文章language沒有太多的mistakes。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寫作技巧:

1. 應運用polite(有禮)和tactful(適當)的詞彙

寫議論文的目的是要persuade(說服)別人接納你的意見,無論你覺得異見者的意見幾不合理,切忌運用rude或belittling(貶低)的terms,又或者抨擊異見者本人,而不討論那controversial issue(有爭議的議題):

People with any intelligence agree with the benefits of public exams. (X)

以上的例子只會令反對公開試的人感到憤怒。你可將上面的例子作如下改寫:

e.g. Supporters of public exam maintain that its benefits outweigh the drawbacks. (○)

2. Point out the common ground

要成功persuade讀者接受你的意見,例如你的論點是公開試在教育上扮演着一個不可缺少的角色,你可以在文中開始時指出正反兩方的共同目標:提高現時的教育質素。倘若你能這樣做,會較容易令別人接受你的意見。

承認不同聲音再反駁

3. Acknowledge(承認)不同的意見

要知道arguments通常都會有正反兩面,倘若你完全漠視或否定不同意見的存在的可能,這只會令你的arguments看上去很不合理。除此之外,正視反對者意見可讓你找出他們argument中的漏洞,有助你之後在文中加以反駁。

通常我們會在文中起首的部分,指出社會上對某個議題有不同的意見,順便提出自己的論點。例如:While some people hold that public exams "kill"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I still believe its benefits outweigh the so-called disadvantages. 這句中除了交代社會上不同的聲音,亦表達了作者的意見。

同學們不妨在下次寫議論文時用一下以上跟你們討論的方法。 (之三)

Practice

Revise the following the sentence so that the focus is on the issue instead of on the people involved in the debate.

My opponents claim that sanctioning same-sex marriage distorts the true meaning of marriage.

Answer

Supporters of opposite-sex marriage claim that sanctioning same-sex marriage distorts the true meaning of getting married.

■Dr. A Chan 哲學博士,哲學碩士,英語講師。熟悉公開考試之出題模式與評分準則,任教英語。

隔星期三見報

相關新聞
莫毅明「玩數」上癮 成功要靠基本功 (圖)
學語如數通機理 獨嘆梵文極難搞
理大交通系統 「觀天看路」更準時 (圖)
中華創新營奪金 HKDI生衝出亞洲 (圖)
中大聯合書院甲子院慶啟動 (圖)
大學遊蹤:20歲獨闖美國 數月交流影響一生 (圖)
名師應試錦囊:開放題型高自由 各說各話無交流 (圖)
鑑往資治:孟曰取義 以利牧民 (圖)
古文識趣:北冥大鵬飛萬里 無知小鳥安能懂 (圖)
尖子教路:討論雖有任務 得分要靠觀點
同義詞自測 (圖)
社評雙語道:擊落軍機事件莫影響反恐合作 (圖)
騎呢遊學團:騎呢家長叫個仔「甘道夫」 (圖)
英語筆欄:浸溫泉學文化保育
英語世界:「鳥人」可特別可愚笨
藝育菁英:全港青少年繪畫日 (圖)
英文應試攻略:議論文不是自言自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