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敬獻花圈 ■新華社
重申堅決反對美化侵略言行 防歷史悲劇重演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勇、田雯 南京報道)昨日上午10時,刺耳的警報聲再一次響徹江蘇南京的上空。在這個78年前遭受了日軍大肆屠戮的城市,中國第二次以國家之名公祭30萬遇難同胞。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2015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建國出席並講話,強調堅決反對任何美化侵略戰爭言行,防止歷史悲劇重演。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侵入南京,公然違反國際公約,血腥屠殺30多萬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無寸鐵的百姓,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慘案。為悼念遇難者,警示後來人,去年中國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同年12月13日,首個國家公祭日在南京舉行。
李建國:昭昭前事 惕惕後人
昨日的公祭儀式上,李建國在講話中指出,無論時間過去多麼久遠,歷史都會記住這一天。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具有世界意義和重大影響的歷史教科書,將向所有世人和來者表明「昭昭前事,惕惕後人」,「永矢弗諼,祈願和平」。李建國強調,中國公祭遇難同胞,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喚起善良的人們對和平的嚮往和堅守。中國堅決反對任何美化侵略戰爭、試圖開歷史倒車的言行,防止歷史悲劇重演。中日兩國應該在《中日聯合聲明》等四個政治文件確定的原則基礎上,本着以史為鑒、面向未來的精神,不斷推進睦鄰友好合作,共同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貢獻。
萬人參加公祭 全城鳴笛默哀
昨日上午10時,公祭儀式開始。全場近萬名抗日戰爭老戰士老同志代表,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及無黨派人士代表,港澳台同胞代表,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南京大屠殺倖存者及遇難同胞親屬代表,江蘇省各界群眾代表等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隨後全場默哀、拉響警報。同一時間,淒厲的警報響徹南京上空,全城停駛鳴笛致哀、行人駐足就地默哀,火車、輪船汽笛齊鳴。
默哀持續一分鐘。16名禮兵抬起8個巨大的花圈,緩步走上公祭台,將花圈安放在「災難牆」前。78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誦讀《和平宣言》,現場撞響和平大鐘,放飛了3,000隻和平鴿。
館長:可寬恕不可忘記
剛剛履新不久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張建軍表示,以國之名義舉行公祭儀式,將每年舉行,就是為了銘記南京大屠殺這一中華民族苦難記憶。他說:「可以寬恕,但不可以忘記。對歷史的遺忘,是新的悲劇的肇始。昭昭前事,惕惕後人,我們銘記這段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恰恰是為了保衛和平。激發我們奮發圖強,去實現民族復興和偉大的中國夢。」
昨天上午,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南京中山碼頭等17處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均同時舉行了祭奠活動。晚上,紀念館祭場還舉行了燭光祭。
此外,北京、重慶、瀋陽等地均分別舉行相關悼念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