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人事幾番新,相隔接近10年後,美國聯儲局很大機會於周三結束的議息會議上,宣佈2006年6月以來首次加息。市場又喜又驚,喜的是加息意味美國經濟終於重拾正軌,驚的是美國單方面加息可能引起的風險,投資者猶記得2013年時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暗示「收水」,即時觸發全球金融恐慌,新興經濟體首當其衝。國際金融機構及專家均擔心,一旦美國利率政策正常化,前年驚心動魄一幕會重演,威脅全球經濟增長。
受惠於金融海嘯後的低息環境,過去幾年大量熱錢湧入新興經濟體,推動各地經濟急速發展,這趨勢近來已開始逆轉。世界銀行上周發表報告,指新興市場經濟放緩是1980年代以來最嚴重,淨資金流入亦自去年開始減少,到今年上半年幾乎持平。國際金融研究所(IIF)亦指,隨着投資者熱情開始減退,新興經濟體本年度可能是27年來首次錄得淨資金流失。
恐致經濟萎縮 多國貨幣受壓
分析師普遍預計,聯儲局將於本周議息會議上,把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由零至0.25厘,提升至0.25至0.5厘。世銀估計,若美國長債孳息率跳升100點子(1厘),未來一年流入新興經濟體資金的跌幅,可能多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2%。根據歷史數據,若流入資金突然「剎停」,有關經濟體未來兩年GDP平均萎縮接近7%。
雖然聯儲局仍未正式宣佈加息,但已對一眾新興貨幣構成沉重壓力。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上周五跌至65.80的歷史新低,其中南非蘭特一星期內急挫逾一成,創7年最大跌幅;巴西雷亞爾、哥倫比亞及墨西哥披索同樣急跌不止,土耳其里拉前景同樣被看淡。
趁低息借貸 企業「債彈」瀕爆
另一個「計時炸彈」是新興市場在過去幾年趁低息,大舉拍債而累積的大量美元計價債券。國際清算銀行(BIS)估計,新興市場非金融企業債高達23.5萬億美元(約182萬億港元),一旦美國加息,這些債券的償還成本隨之增加,考驗新興市場企業的還債能力。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美國加息可能對新興市場有利。鄧普頓環球宏觀投資團隊首席投資官哈森泰博表示,目前市場定價已納入加息影響,正式宣佈加息反而有助消除不確定性。他又稱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新興國家經濟不算太差,但土耳其、南非及依賴石油出口的俄羅斯和委內瑞拉面臨較大風險。■《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彭博通訊社/CN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