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天津昨日發佈霾黃色預警。圖為天津市高銀金融117大廈矗立在霧霾中。 新華社
東北華北包攬空氣最差10市 14城市達標天數不足50%
香港文匯報訊 環保部昨日發佈了今年11月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及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等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其中,京津冀13個城市各項污染物指標較上月環比上升明顯;此外,瀋陽、保定、北京和天津等1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不足50%;東北、華北更包攬上月空氣最差的10個城市。
綜合內地媒體報道,據環保部環境監測司司長羅毅介紹,11月,74個重點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16.7%-100%之間。其中,貴陽、廈門、福州等14個城市的達標天數比例為100%,重慶、溫州和東莞等22個城市的達標天數比例在80%-100%之間,泰州、常州和蘇州等24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在50%-80%之間,瀋陽、哈爾濱、濟南、衡水、邢台、滄州、長春、唐山、廊坊、鄭州、大連、保定、北京和天津等14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不足50%。超標天數中以PM2.5為首要污染物的天數最多,其次是PM10。
PM2.5濃度 東北3省會佔三甲
11月,隨着北方地區陸續進入採暖季,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中國東北、華北部分地區出現影響範圍廣、污染程度重、持續時間長的空氣重污染過程。
具體來看,11月1日至14日,東北地區出現持續重污染過程,東北三省共36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34個城市均出現了重度及以上污染過程,瀋陽市出現連續5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哈爾濱、長春和鞍山等12個城市均出現連續4天重度及以上污染。11月27日至12月1日,京津冀地區出現持續空氣重污染過程,區域內13個城市中,10個城市出現了重度及以上污染。
受空氣重污染過程影響,部分城市主要污染物PM2.5的月均濃度較去年同期明顯升高,74個重點城市中PM2.5月均濃度較高的前10位城市依次是哈爾濱、瀋陽、長春、廊坊、邢台、石家莊、北京、濟南、衡水和保定。以城市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評價,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後10位城市分別是瀋陽、邢台、保定、石家莊、哈爾濱、長春、廊坊、唐山、濟南和衡水。
海口廈門深圳 空氣質量居前十
而11月份空氣質量相對較好的前10位城市分別是海口、廈門、舟山、福州、貴陽、惠州、麗水、南昌、昆明和深圳。
羅毅說,總體來看,京津冀區域13個城市中,與上年同期相比,北京、張家口和廊坊3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均明顯上升,其他10個城市PM2.5月均濃度均有所下降;與上月環比,13個城市PM2.5、PM10、SO2和NO2月均濃度及CO超標率均明顯上升。而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同比和環比均有所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