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廿四味:「霸王」港女任性妄為 政客顛倒是非難辭其咎


楊正剛

「霸王」寒潮襲港,吸引大批觀霜市民前往大帽山觀霜。警方為防止意外封山,有野蠻港女不滿警方「限制自由」,欲照衝上山,更不斷向警方「挑機」。「霸王」惡女為滿足一己私慾,不理他人及警方安危,不聽從警方安排,辱罵警員,給救援添煩添亂,實在自私霸道,比「霸王」寒潮更令人心寒,更暴露出本港近年在反對派的鼓吹、煽動、縱容下,是非黑白觀念顛倒,孕育出目無王法的「黃絲」分子,以挑戰警方、破壞法治為榮,刻意令社會矛盾尖銳化,唯恐天下不亂。

天寒地凍,山路因結冰變得極度濕滑,大批市民被困大帽山頂,急待援救。警方、消防員拯救工作本已困難重重,面臨嚴峻挑戰。但是,「霸王」港女不體諒警方、消防的困難,不理會警方的勸喻,固執己見要上山,當警方阻止其行動時,「霸王」港女竟然質問警方「點解要限制我]鵀菪悝r!」更大言不慚說:「有危險自己負責,條命係我自己的。」「霸王」港女執意上山,不過為滿足獵奇心態,要欣賞香港落雪的「奇景」,可以連自己的性命安全也不顧,把警方善意的勸阻當作「限制人身自由」,更失控躁狂辱罵警員,實在「好人當賊辦」,以為聲大夾惡就是道理。試想一下,如果「霸王」港女以身犯險,遭遇不測,還不是要靠警方、消防員來打救,完全浪費警力。「霸王」港女不感激警方的提醒,反因慾望得不到滿足而出言不遜,干擾拯救工作,對自己不負責,更對其他受困者不負責。有網民直斥「霸王」港女,行為太自私、厚顏無恥,影衰香港人。

「霸王」港女對警方不滿,並非僅僅在於警方阻止其上山觀雪,其仇警反社會心態有跡可尋。有網民揭發,惡女言論針對警察,在早前曼谷爆炸案發生後,就其中一位死者的母親是退休警隊高級督察,曾在facebook上發表激烈言論,又上載了不少參與違法「佔中」的相片,是不折不扣的「黃絲」分子。公然違法、挑戰警方,令無法無天現象日益氾濫,正是反對派近年不斷慫恿煽動的後遺症。2011年6月,政客陳偉業教唆雞販爬上中環天橋上演「以死示威」,結果釀成一名警長殉職的悲劇;2014年的「佔中」行動,戴耀廷不斷鼓吹「法治不等於守法」,為了「真普選」、「以法達義」,堵塞交通、癱瘓香港的「公民抗命」,非但沒有損害法治,而且更能幫助完善法治。在別有用心的政客、學者教唆誘導下,香港尊重法治的精神被動搖,不少年輕人被洗腦,越來越不把法治、規矩放在眼裡,越來越傾向以激進暴力行為,表達訴求、謀求利益。大學生動輒罷課、圍堵校委,「反水貨」示威者向老弱婦孺拳腳交加,更離譜的是,有女示威者以胸襲警,然後反咬一口,告被襲警員非禮,連法官也不值其所為,當庭嚴斥誣衊警員非禮「係好惡毒鵀甈陛v。「霸王」港女上山不成,惱羞成怒,挑釁警方,完全是激進「黃絲」的「正常反應」。

香港尚餘不多的優勢,是市民守法治、講道理,如果連法治觀念也蕩然無存,人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訴求和願望蠻不講理,唯我獨尊,催生更多的「霸王」港女,香港還有什麼希望?是否更要嚴厲譴責和抵制在背後推波助瀾的政客,以免進一步毒化香港風氣,大眾更要認真反思。

相關新聞
來論:罷課不得人心 豈容違法圍堵校委 (2016-01-26)
廿四味:「霸王」港女任性妄為 政客顛倒是非難辭其咎 (2016-01-26)
駁吳靄儀「一地兩檢『一國兩制』無得剩」論 (2016-01-26)
請尊重李波「自己問題自己解決」 (2016-01-26)
青年議政:政府有必要主動推介「一帶一路」 (2016-01-26)
港大極少數學生的「罷課」為了什麼?! (2016-01-26)
香港慘遭「股匯雙殺」將會如何影響A股? (2016-01-26)
西方走廊:日本居心叵測無資格對南海說三道四 (2016-01-26)
不要再抹黑內地和炒作「李波事件」了 (2016-01-25)
廿四味:黃之鋒又摑了反對派響亮一巴 (2016-01-25)
應對好當前經濟就是最大的政治 (2016-01-25)
陳文敏是煽動港大罷課及衝擊的黑手 (2016-01-25)
製造「貼地」交流機會 擴闊青年發展空間 (2016-01-25)
「小英」會變「老英」? (2016-01-25)
治理上市公司失信重在多部門聯動 (2016-01-25)
二創不再 此話當真? (2016-01-25)
回歸理性專業取態 助解版權條例困局 (2016-01-23)
深入認識「一帶一路」 「五通」「五流」相得益彰 (2016-01-23)
施政報告民生政策可優化 (2016-01-23)
青年議政:台灣接受改變勝於急切求變 (2016-01-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論壇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