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競成 新界社團聯會(新社聯)副理事長 葵青區議會主席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設立10億元的「一帶一路」獎學金,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學生來港升學讀書。社會上有聲音質疑為何香港要資助其他國家學生,擔憂做法可能會分薄本港學生的教育資源,強調本港的部分學生也亟需政府作出財政上的幫扶。與此同時,也有意見指出,「一帶一路」獎學金應該做雙向資助,令本地學生也有機會獲益。
必須要指出的是,國家推動發展「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各國的全方位聯繫和交往,預計將日益緊密頻繁。然而交流往來的基礎,是建立在不斷深化的認知和理解基礎上。如果香港人對於沿線國家的歷史文化知之甚少,甚至一無所知,那麼勢必為雙方的溝通和接觸帶來隔閡。事實上,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的商貿市場經過長年的開發,已經漸呈飽和,整體經濟表現也欠缺活力。而「一帶一路」沿線的新興市場仍是一片有待開發的未知領地,蘊含着無限的機遇和資源,況且,這些新興經濟市場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不斷上升,被認為是穩定經濟的來源。香港人應該首先做好準備功課,加深對沿線國家的認知和對政策的把握,爭做「飲頭啖湯」的人。
所以,鼓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來港留學,最直接的好處,是有助增加文化交流及促進相互往來,這些留學生來港學習及生活,與本港市民建立友誼,實際就是在更為「貼地」的情況下,製造緊密聯繫的機會。不過,有關「一帶一路」獎學金的資助政策,其執行方向及內容可以再作探討,令其在惠人的同時也增加利己的比重。
在全球化不斷加深進程的今天,開放和包容成為一個地區能否迎接全球化挑戰的關鍵所在。香港作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和亞太區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將過去的優秀核心優勢繼續傳承延續下去,這就需要年輕一輩人,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和更加積極的行動,在時代的機遇中,找尋到最適合自己的舞台。任何有利於年輕一代建立「朋友圈」及加強不同民族、國家的人交流往來的方案,筆者認為都必須予以肯定和支持,讓在學年輕人在發展個人路向時,有更開闊空間。這樣,既能拓闊學生的國際視野,又可在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邊經貿合作上起到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