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6年3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園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書若蜉蝣:何啟與啟德濱


■ 葉輝

歷來坊間訛傳啟德機場乃紀念何啟和區德兩位創建者,查兩人早於1914年及1920年離世,與1925年啟用的啟德機場興建無關;位於九龍灣的新填地早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初就建有啟德濱了,啟德機場只是以原有地名命名而已。

話說1914年,廣東省政局動盪,大批難民來港,何啟、區德合資經營啟德營業有限公司,在九龍灣北岸大規模填海,得地120英畝,其中在龍津石橋一帶開闢多條街道,俱以「啟」和「德」命名,如啟德道、啟仁道、長安街、啟義道、啟禮道、啟智道、一德路至九德路等,街道最終只有約半數建成,沿街建有數百間房屋,此為啟德濱花園城市住宅區。

余震宇編著的《九龍海岸統線》一書載有一幀啟德濱跨頁照片,說明很簡短:「一九二零年代,啟德濱。」另有一幀啟德濱的老照片,附有說明:「日佔時期,前面數列樓房因啟德機場擴建被拆,遠處可見寨城城牆、白鶴山及獅子山。」就照片所見,啟德濱略覺蕭條,皆因1922年及1925年相繼爆發海員大罷工、省港大罷工,嚴重打擊香港經濟,啟德濱地價因而大跌,至1927年乃被港府接管。

話說何啟與興中會頗有淵源,早在1895年,孫中山在港成立興中會總部,部署廣州首義,何啟予以支持,他與謝纘泰受邀修訂起義英文宣言的草稿,並指導外籍記者在西洋報刊上撰文支持革命,為起義製造輿論。

何啟之父為何福堂牧師,胞姐為何妙齡,姐夫為首名華人立法局非官守議員伍廷芳,有此背景,何啟並無加入革命組織,他中學就讀於中央書院,其後赴英十年,先後獲得醫學和法律兩個學位;返港後他先以行醫為業,但發現華人對西醫頗為抗拒,因此改任律師;1890年,他以三十一歲之齡出任立法局議員,凡十四年。

何啟在倫敦讀書時與英國雅麗氏(Alice Walkden)結婚,1882年與妻女返港,兩年後雅麗氏感染傷寒病逝,何啟為紀念妻子,遂答允捐建於1887年落成的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簡稱那打素醫院);同年10月,在醫院內成立了香港西醫書院(即香港大學前身),首批入學者有十二人,孫中山乃其中之一,以優異成績畢業;孫中山其時更深受何啟提倡之西方科技及新政的思想影響。

何啟任立法局議員期間大膽敢言,捍衛華人權益,他亦特別關心其時的中國,比如1887年撰寫《曾論書後》(批評曾紀澤的《中國先睡後醒論》)、1895年撰寫《新政論議》(提出改革中國的建議)、1898年撰寫《康說書後》(反對康有為鼓動中國人的排外情緒)、1899年撰寫《勸學篇書後》(批評張之洞「中體西用」之方法論)等。

由此可見,何啟與革命黨人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因而引致港府的諸多猜疑,及至1913年8月,港督梅含理(Francis Henry May)遂向英廷建議,不再委任他續任立法局議員;翌年,他就病逝了。

相關新聞
歷史與空間:翁貝托,你一定是帶着微笑走的(下) (2016-03-05) (圖)
書若蜉蝣:何啟與啟德濱 (2016-03-05)
亦有可聞:大黃戰爭 (2016-03-05)
文藝天地.畫中有話:烏蠅與便便 (2016-03-05) (圖)
詩詞偶拾:小屋 (2016-03-05)
來鴻:多情總被無情傷 (2016-03-05)
歷史與空間:翁貝托,你一定是帶着微笑走的(上) (2016-03-01) (圖)
字裡行間:以《成報》為師的年代 (2016-03-01) (圖)
詩詞偶拾 (2016-03-01) (圖)
來鴻:敬畏生命 (2016-03-01) (圖)
亦有可聞:胡適與陶行知 (2016-03-01)
歷史與空間:自古官民皆惜春 (2016-02-27)
書若蜉蝣:牛頭角前傳 (2016-02-27)
文藝天地.詩情畫意:趙素仲作品--詩畫禪心(二十三) (2016-02-27)
豆棚閒話:小市民風味的豬腰 (2016-02-27)
亦有可聞:話稿費 (2016-02-27)
試筆:有你,我的年華不寂寞 (2016-02-27)
歷史與空間:拜見馬克思 (2016-02-23) (圖)
字裡行間:黃康顯的香港文學著述 (2016-02-23) (圖)
詩詞偶拾:水調歌頭.古密州超然台聽琴懷蘇郎 (2016-02-2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園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