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情繫人生,這是一個人情的世界,多情絢爛了芸芸眾生的歲月,也充斥着無情的愛恨糾纏。世事無情,行走在世上的我們往往傷痕纍纍。
時光如流水,浩浩東去也。縱使我們千呼萬喚,臨淵長嘆,長河依然故我,不捨晝夜。荏苒歲月中,不覺間我們白了少年頭,常怨人生無綵排,黯然神傷。童年無憂,少年多情,人到中年雖不惑,總不甘願知天命。由不得你,從健步如飛到步履蹣跚,從過目不忘到絮叨失憶,從豪情滿懷到牆角夕陽,曲線人生如日月圭臬,不可拂逆。悲觀者徒嘆息,開明者欣然接受,情殤與否就在各自理念。生活的美好,一旦觸碰到現實堅硬的地面,傷心總是難免。
愛情是人間最美麗的神話,經滄海桑田不減玫瑰顏色。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相戀的人為情所困,苦中生甜。有情人終成眷屬,是我們期待的正果。永遠也追不到的愛情,揉碎了多少殉情者的心。牛郎織女,勞燕分飛,天涯咫尺,甚至人鬼情未了,都讓我們不免嗟嘆,唏噓不已。家喻戶曉的梁祝化蝶,情動世界的魂斷藍橋,令人扼腕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亦真亦幻的白蛇許仙,愛的悲劇綿延千年,屢屢上演。在愛情美輪美奐的大戲中,為什麼總會有這麼多的插曲戳中人們的淚點。
才子佳人是青燈古卷中的亮色,可是恰如天空中的流星,片刻的絢爛換不來宇宙中的永恒,無數佳話常常湮沒在竹簡淡墨之中。有人作過梳理,在西方繪畫史中有一批天才的畫家,諸如梵高、拉斐爾、席勒、卡拉瓦喬,卻是英年早逝,除了曠世奇作外,沒有再給世界留下什麼。演藝界的瑪麗蓮夢露、鄧麗君、阮玲玉、李小龍等,多少耳熟能詳的名字,多少如花如醉的故事,當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生命卻戛然而止,令無數粉絲愁腸百結,抱憾難平。世間最殘酷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命運或許是無情事端最好的藉口。
人情是世上最累的債。人組成了社會,社會是人情的集合,遊走在世界上,就逃不掉人情的網。不近人情,必定是四處碰壁,情不近你,孤家寡人終其一生。淡泊寧靜者尚可獨善其身,不為所累。對人情愛恨參半,首鼠兩端,欲拒還迎的人,只能掙扎在糾結的漩渦,內心不得安寧。人脈是我們津津樂道的字眼。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路,這是祖輩司空見慣的諄諄教導。融於圈子,廣交朋友,培植人脈,遊刃社會,如此不一而足的處世哲學,在我們的腦海裡根深蒂固。刎頸之交、酒肉朋友、業內同仁,熟悉不熟悉的面孔愈來愈多,聯繫多聯繫少的號碼充塞手機,貌似海內存知己,處處皆貴人。有句話,讓人醍醐灌頂,清醒了很多:你不夠優秀,人脈是不值錢的。能夠對等,才能獲得相應的扶助和資源。泡沫的人脈,不等於不離不棄的人情。落難是人情最有效的試金石,不要在山窮水盡的時候才舔舐無情賜予的傷口。
扼住命運的咽喉,不為情傷,往往是一廂情願;但一味地悲觀,忌憚多情,注定擺脫不了無情的折磨。心態是生活的天平,情到濃時反為薄,情近無時不蹉跎。不因無情而寡情,不因多情而忘情,順勢化之,有度拿捏,試問有幾人信手可得?多情與無情是孿生的,自然即合情,和而相融,則不相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