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譚永昌(右)望港府提供資助協助生產。左為試用者黃先生。 陳敏婷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敏婷)香港理工大學研發出創新的「iWheelchair」智能輪椅系統,集三大功能於一身,透過平板電腦中央操控平台,在家可遙控家居電器;附設於輪椅的健康監測器亦能量度及記錄使用者的心跳速率等生理指數。一旦輪椅翻側,平板電腦更會發出警報聲,並發出手機或電郵訊息通知護理者。理大期望政府日後提供資助協助生產,改善輪椅使用者的生活。
遙控電器 監測健康
理大於2013年10月獲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100萬元,由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聯合紡織及製衣學系,以年半時間研發出「iWheelchair」智能輪椅系統,集結「遙控家居電器」、「安全警報」及「個人衛生和健康監測」三大功能,可安裝在任何電動輪椅上。
透過簡易的平板電腦觸控屏幕操作,在家可自如操控已經與系統連接的家居設備,如電動窗簾、電視、電動床等;手部功能受損的用家,亦可透過套於手腕及拇指的「電子織物控制器」,只須輕微郁動拇指,同樣可發出控制指令。
附設於輪椅側面的「健康監測傳感器」,能量度及記錄用家的心跳速率、體溫等生理指數;輪椅後方及腰帶式的「跌倒傳感器」,一旦監測到輪椅翻側或用家跌倒,平板電腦就會發出警報聲,並送出提示訊息至預設手機號碼或電郵。
系統還包括防污、防水及防菌的納米智能坐墊,監察用家坐姿,如使用者長時間靜止不動,會發出提示讓使用者多運動,如若使用者長期靜止,則意味或有危險,系統會發出警報予照顧者。同時,系統接駁了智能尿片,可監察尿片濕度,需要更換時便會發出提示。
系統去年獲得韓國首爾國際發明展銅獎,目前設於香港傷殘青年協會,經十多名會員測試使用。協會主席陳錦元表示,隨本港人口老齡化,輪椅需求將一直提升,認為系統有助輪椅人士自主活動,同時減輕照顧者壓力。
殘疾人士黃先生指出,輪椅翻側是常見問題,尤其輪椅上的小轆容易卡入渠洞,他曾因此於深夜跌倒街上,只能非常吃力地自行爬起,認為跌倒警報系統非常重要。
「iWheelchair」項目統籌人、理大生物醫學工程跨領域學部助理教授譚永昌表示,目前正積極物色願意生產的公司,預計系統售價約為2.5萬元。他指出,政府現正努力推動創新科技,期望政府日後提供資助協助生產,讓系統代表香港聞名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