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家風光儲輸示範工程
從當前現實看,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條件已經具備。中國特高壓及智能電網的發展,為全球能源互聯網提供了現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和技術保障。近年來,中國國家電網公司立足自主創新,大力發展特高壓和智能電網,取得了重大突破,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相關工程實踐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
特高壓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關鍵
可以說,沒有特高壓,就沒有全球能源互聯網。與超高壓輸電相比,特高壓具有輸送容量大、輸電距離遠、線路損耗低、走廊佔地少等明顯優勢。以特高壓為骨幹網架的堅強智能電網集成了現代智能技術、信息網絡技術、先進輸電技術、新能源接入技術,靈活性和適應性強,能夠滿足清潔能源、分佈式電源接入,智能設備即插即用,智能互動服務等需求。
世界電氣企業巨頭深知特高壓的「獨一無二」。ABB公司高級副總裁海曼說,從傳統的±500千伏超高壓輸電到目前先進的±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未來特高壓直流輸電具有無限的發展潛力和應用前景,可以有力支撐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齊默爾博士也表示,從技術角度看,發展特高壓輸電技術是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關鍵。
助力重塑全球能源新格局
2013年1月,「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2016年1月,准東-皖南±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這是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的輸電工程。±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線路輸電距離可達5,000公里,全球各大清潔能源基地與負荷中心之間的距離都在特高壓輸送範圍內。
美國劍橋能源咨詢公司主席耶金指出,全球能源互聯網是一個極具開創性的偉大構想,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的重要體現。考慮到特高壓輸電距離能達到5,000公里,可以實現大洲之間的電網連接,有助於重塑後化石能源時代的全球能源新格局。
目前,列入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全部啟動建設,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已累計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在建「四交六直」特高壓工程,在運在建17項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超過2.8萬公里,變電(換流)容量超過2.9億千伏安(千瓦),累計送電超過4,500億千瓦時。
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
另一方面,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也為清潔能源大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總經理彭澤明確提出,隨著各國越來越重視可再生能源發展,區域性甚至全球性電網互聯的意義將越來越大。可再生能源發電經常出現出力波動,而國家間、地區間乃至洲際的電網互聯有助於電網保持穩定。這也就是說,應對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並網帶來的問題,必須通過創新,提高大規模接入與消納全球清潔能源的運行技術、管理能力來解決。
依托特高壓和智能電網,中國國家電網公司圍繞新能源並網建設、運行消納、管理服務、技術創新等開展了大量工作。
國家電網接入新能源規模全球第一
到目前,中國風電裝機1.3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4,200萬千瓦,比2010年分別增長3.3倍、45倍。依托特高壓技術,中國國家電網成為全球接入風電、光伏發電規模最大的電網。
美國能源部前副部長羅伯特•吉指出,中國國家電網公司有著特殊的輸電技術,這是其他公司乃至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全球能源互聯網這一概念的設想,就是將具有這種電能傳輸能力的各大洲連接起來,這樣就能將全球的能源在更大範圍內輸送和優化配置,以便更好地消納新能源。
隨著技術進步,2025年左右,風電、太陽能發電成本競爭力有望超過化石能源,儲能技術即將實現重大突破,成本亦將大幅下降。這些都將成為全球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奠定堅實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