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有老師調低考卷難度,對學生來說到底是好是壞?圖為一般學校考試情況。 資料圖片
助增學習動機添自信 有教師為谷高合格率避「問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學生學習差異一直是教育界面對的重要挑戰,早前有自稱第三組別(Band 3)中學的教師於網上「訴苦」,指由於校內學生程度參差,為提升他們的考試表現,老師需要出一份淺易的考卷,從而令全級合格率達八九成,慨嘆當今做老師都逃不過被「捽數」的命運。多名教育界人士直言,有關「出淺卷」情況於學業水平不高的學校頗為普遍,原意是透過配合學生程度,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和自信;但亦有機會涉及「造好條(合格率)數」,以爭取校長及家長「認同」好作交代。
現時在九龍一官立中學任教英文科的陳老師向本報記者表示,以他所知,不少Banding不高的中學均有採取「出淺卷」做法,其所屬學校校長及科主任,也間接鼓勵教師這樣做。陳老師形容,「出淺卷」能令學生在測驗和考試成績較有「睇頭」,「起碼分數較多甚至合格」,而出卷老師亦可以此證明其教學方法及學科活動,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減少被科主任和校長「問責」。
陳老師指,其所屬學校的學生,英語水平偏低,不少中一生連「Walking」也不懂;他曾試過按照他校同年級學生的一般英語水平出卷,卻令學生考試成績「全軍覆沒」,而校長亦有向他「問責」。閒時有作私人補習的陳老師又表示,曾將學校一份中五試卷給來自Band 1校的中三補習學生試做,「學生幾乎全對,但我校學生絕大部分都不合格。」可見學校間水平的差異。
題目變MC 「至少可撞中」
陳老師曾經在試卷上作調適,如將大部分題目變成多項選擇題,「起碼撞都有機會中」,用以提高答對率。他慨嘆以淺卷遷就學生是老師的悲哀,「但不『造數』的話,根本不能向校長交代。」不過他指有關做法不適用於高中,特別是中六生,因為臨近中學文憑試,學生實力如何將「見真章」。
對於學校「出淺卷」,教育評議會主席蔡國光認為不能簡單作出「造數」結論,因從教育角度,學校本該因應學生程度訂立合適的校本課程,而校內考核亦要因應情況更改,正如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校方應為他們作出調適。
他又指,若學校只利用劃一標準教學,「程度低的學生連基本的東西都掌握不到,教得深和多都沒有效用。」
教聯會副主席王惠成則認為,考卷程度是深是淺因人而異,若教師出卷時可符合學生水平,然後因應程度慢慢調適,有助提升學生水平,同時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
不宜只看分數 應知真實水平
東區家長教師會聯會主席趙明表示,相信部分教師「出淺卷」的出發點,是為學生建立學習自信,但他強調,教師和家長不應停留在試卷的分數,有責任告知學生其真實學業水平,鼓勵他們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