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2018年起,中文卷將會重考文言文,對於同學來說未必不是好事。 資料圖片
中文科考試仍然存在不少變數。本年度的卷三已經是以新形式考核,接下來於2018年又會重考範文。根據考評局較早前發佈的練習卷及樣本試卷,可見文言十二篇(坊間對十二篇範文的統稱)考核的形式與舊會考課程範文考核的形式非常相似。我敢說如果考生願意花時間熟讀及背誦,相信這30分題目將會是考生的進賬。去年筆者已把十二篇範文的筆記及大綱寫好,現根據樣本試卷嘗試擬題,同學們可以嘗試作答。
1.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並把答案填寫在橫線上。(5分)
(i)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ii) 前人之述備矣。《岳陽樓記》
(iii)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勸學》
(iv) 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魚我所欲也》
2. 孟子《魚我所欲也》一文中,「所欲有甚於生者」及「所惡有甚於死者」分別指什麼?
3.試根據孟子《魚我所欲也》一文,判斷以下陳述。(2分)(見下圖)
4. 蘇洵《六國論》「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作者怎樣論證「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這論點?試從土地的損失和秦國的野心兩方面分別析述。
參考答案:
1. (i) 誰 (ii) 詳盡 (iii) 片刻 (iv) 討厭
2. 義與不義 。
3. (i) 正確 (ii) 錯誤
4. 土地的損失:作者指出秦國從諸侯割據所得之地較從戰爭中搶奪而來的多,諸侯的土地得來不易,現在卻隨便割給秦國,結果大大增強了秦國的實力,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終致滅亡。
秦國的野心:作者指出諸侯的土地有限,而秦國的貪慾無窮,割給秦國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的野心便越急切,結果無須戰爭,秦與六國的強弱勝負之勢已分明,所以作者認為割地討好秦國,是六國滅亡的主要原因。
■吳一敏
作者簡介: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中文科副主任
逢星期三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