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六祖壇經 。網上圖片
梁崇敢
《六袓壇經》震古鑠今,光耀千古。
惠能祖師於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7月1日,集徒眾曰:「吾至八月,欲離世間。汝等有疑,早須相問,為汝破疑,令汝迷盡。」又曰:「吾於大梵寺說法,以至於今,鈔錄流行,目曰『法寶壇經』。汝等守護,遞相傳授,度諸群生。」(壇經)六祖不識字,此經由門人法海記敘。佛法大義,盡粹於此。
「師(惠能),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傳衣,三十九祝髮。說法利生三十七載。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數。達摩所傳信衣,中宗賜磨衲寶x,及方辯塑師真相,並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永鎮寶林道場。流傳壇經,以顯宗旨。此皆興隆三寶,普利群生。」(壇經)
禪宗一脈,自達摩祖師西來(520年),傳法二祖慧可,慧可傳三祖僧璨,僧璨傳四祖道信,道信傳五祖弘忍,弘忍傳六祖惠能,佛法於茲大盛。其實,達摩祖師早已留下偈語「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
「韋公曰:『和尚所說,可不是達摩大師宗旨乎?』師曰:『是。』公曰:『弟子聞達摩初化梁武帝,帝問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設齋,有何功德?』達摩言:『實無功德。』弟子未達此理,願和尚為說。」
「師曰 :實無功德。勿疑先聖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師又曰『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武帝不識真理,非我祖師有過。』」(壇經)從中可見,惠能已將佛法大義普行日常體用之中。之前,禪學皆以守心坐禪習定為要。
「神龍元年上元日,則天(武則天)中宗知南方有能禪師,密受忍大師衣法,傳佛心印,遣內侍薛簡馳詔迎請......師上表辭疾,願終林麓。」
「薛簡曰 :『京城禪德皆云:「欲得會道,必須坐禪習定;若不因禪定而得解脫者,未之有也。」未審師所說法如何?』師曰:『道由心悟,豈在坐也?經云:「若言如來若坐若臥,是行邪道。」何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無生無滅是如來清淨禪,諸法空寂是如來清淨坐。究竟無證。豈況坐耶?』」
「簡曰 :『弟子回京,主上必問;願師慈悲,指示心要,傳奏兩宮,及京城學道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明無盡。』師云:『道無明暗,明暗是代謝之義。明明無盡,亦是有盡,相待立名。故淨名經云:「法無有比,無相待故。」』簡曰:『明喻智慧,暗喻煩惱;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煩惱,無始生死憑何出離?』師曰:『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
禪至惠能,佛法大乘奧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其「煩惱即菩提」與莊子道在螻蟻、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黯然相合,真是「迷即別,悟即不別」。惠能祖師之頓悟妙法,頭頭是道,無拘無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只要依法修行,定證妙果。
「善知識!我此法門,從上以來,先立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無住者,人之本性。於世間善惡好醜,乃至k之與親,言語觸刺欺爭之時,並將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後念,念念相續不斷,名為繫縛。於諸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此是以無住為本......外離一切相,名為無相......善知識!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壇經)
六祖是我國的瑰寶,中國的釋迦,禪宗的一代宗師。王維、柳宗元、劉禹錫曾為其撰碑銘。他與老子、孔子並稱為東方三聖。歐洲更將他列為世界十大思想家,塑像還立於英國倫敦大不列顛國家圖書館廣場。無神論者毛澤東對壇經讚譽有加,陳寅恪、梁實秋、羅香林無不稱許壇經,文化大儒錢穆更認為要認識中華文化,壇經不可不讀。
「刺史又問曰:『弟子常見僧俗念阿彌陀佛,願生西方。請和尚說,得生彼否?願為破疑﹗』」
「師曰:使君善聽!惠能與說......」(壇經)諸君欲知究竟,請翻看《六祖壇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