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之言
在昨晚舉行的香港青年聯會成立24周年會慶晚宴中,中聯辦主任張曉明發表了語重心長、發人深省的講話。他用了天宮二號升空、G20峰會在杭州舉行、中國運動健兒在里約奧運取得佳績這三個例子,向在座的香港青年和社團領袖,生動地展示了中華民族在偉大復興過程中波瀾壯闊的典型場景和精彩故事,聽後令人眼界開闊、心情振奮,對國家發展和未來前景充滿信心。張曉明主任還寄語香港的青年們,希望他們應該深入思考如何抓住機遇,發展自我,建設國家和香港。香港青年總體上都是充滿理想、朝氣蓬勃的新一代,相信他們一定能夠交出無愧於時代、國家和先輩的答案。
正值國慶前夕,張曉明主任的講話,就從國家最新的三件大事開始:天宮二號的升空,代表了國家目前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尤其是標誌着國家在世界科技領域上已經位居前列;9月初在杭州舉行的G20峰會,則是有史以來G20最成功的盛會,體現了我國崇高的國際地位和對世界作出的巨大貢獻;上月在巴西里約奧運之中,我國運動健兒取得的優異成績,尤其是女排勇奪冠軍的驚心動魄過程,更是展現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這三件大事從不同的層面,勾勒出了中華民族在邁向偉大復興的進程之中,波瀾壯闊、精彩紛呈的壯麗場面,裡面有不少的精彩故事和動人場面,張主任也一一講述,讓在場的青年人聽得入迷並深受啟發。
珍惜發展好機遇
中國的今天,正是處在最好的發展時期,身為中國人,可以說是最值得自豪和驕傲的時刻,而青年一代正在接過上一代傳下來的火炬,步入了新的奮鬥歷程。張主任在講話結束時,給在座的青年人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香港青年人作為一個整體,在國家和平崛起和民族復興的歷史過程中,應該有什麼樣的角色和貢獻?香港青年應該以什麼樣的視野、胸懷和擔當,在全球化的競爭環境中自立自強。這是每一個香港青年應該進行深入思考並必須回答的問題。
目前,世界進入了全球化的時代,一方面,科技的進步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力;另方面,全球化的趨勢也令到各種競爭日益加劇,各種矛盾尖銳複雜。要回答好這個問題,香港青年人首先要了解國家最新的發展情況和未來的趨勢。
正如張主任昨晚的講話所介紹的,國家的發展與進步,已經為廣大青年人未來的奮鬥及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及廣闊的發展空間,而香港作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的特殊制度,港人在基本法規定的框架下,享有高度的自治和充分的自由,可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完全可以立足香港,放眼全球,服務國家,貢獻世界。問題在於香港的青年有沒有廣闊的視野,有沒有博大的胸懷,有沒有果敢的擔當,有沒有奮鬥的精神。
港青強則香港強
從總體上來說,香港的青年大多受過良好教育,思想開闊,視野寬廣,思路靈活,具有無窮創意,富有朝氣,是大有可為的新一代。
不過,也有少數青年面對着複雜多變和競爭激烈的環境,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和奮鬥精神,更有少數人在思考和奮鬥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在敵對勢力和激進反對派的蠱惑煽動下,企圖依賴走回頭路,甚至以「港獨」方式來解決香港社會目前出現的種種問題。對此,全社會都要予以高度重視,要採取包括法律手段在內的各種有效方式,消除「港獨」思潮的不良影響,挽救這些誤入歧途的青年。
近代著名人士梁啟超在《少年中國說》中指出:「少年強則中國強」。由於香港未來的繁榮穩定,需要香港青年一代繼承和發揚上輩的奮鬥精神,把「一國兩制」的宏偉事業推上新的高峰。因此,從某種意義來說,「港青強則香港強」。
因此,香港主流社會應該像張曉明主任那樣,一方面充分相信香港青年作為一個整體而言,是充滿希望的新一代;另方面,要用精彩的故事和青年人能夠聽得進去的語言,對其耐心教導,循循善誘,春風化雨,打動青年人的心弦,激發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奮鬥精神,讓他們自覺承擔起歷史的重任,不負國家和民族的期待,交出無愧於時代、國家和先輩的答案,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寫下屬於香港青年獨特的一章,為國家和香港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