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日前宣佈,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軍事部分正進入第三階段,重點提升和穩固美軍在亞太地區的軍力優勢,同時繼續打造一個包容和基於原則的地區安全架構。他還宣稱,這目的是「確保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好讓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有機會繁榮昌盛」。當然,中國人聽了卡特的話,都不會相信:「說得好聽」。其實,美國的「亞太再平衡」頭頭碰着黑,卡特不過是虛張聲勢,拉大旗作虎皮,安慰一下小兄弟。
卡特說,在奧巴馬總統2011年推出「亞太再平衡」戰略後,美軍在第一階段注重將更多的人員和裝備投向亞太地區,2015年進入「再平衡」第二階段後,着重提高武器裝備的品質,並努力增強和擴大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和夥伴關係。第三階段則注重鞏固軍事優勢打造安全架構。卡特表示,在第三階段,美軍將鞏固和發展第二階段取得的成果,將更多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派往亞太地區,包括F-35第五代戰鬥機、P-8型反潛偵察機和升級版的弗吉尼亞級核潛艇,並大力發展新一代戰略轟炸機、無人駕駛潛水裝置以及太空和網路新技術。此外,卡特稱美軍還掌握了一些人們料想不到的新武器,並會投放亞太地區使用。
炫耀新武器 安撫小兄弟
可以看到,所謂的「亞太再平衡3.0」,就是要部署美國的最新武器。最新武器,也是可以通過嚇唬人,安慰一下美國的小兄弟。但是說要用來讓「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有機會繁榮昌盛」,未免太假了。
筆者多次分析過,美國從「重返亞太」到變調為「亞太再平衡」,原先是一個強力支柱,就是將6成的海空力量調到亞太,基本計劃是到2020年實現,也就是用10年的時間。屆時最主要的標誌是,美國海軍的6個航母戰鬥群,包括大部分的巡洋艦、驅逐艦、瀕海戰鬥艦以及核動力快速攻擊潛艇都駐守亞太。空軍方面,卡特指,最先進的戰鬥裝備優先部署到亞太地區,包括向日本部署F-22和F-35戰機,以及遠程轟炸機。
按照卡特的說法,「亞太再平衡」還在進行中,離實現6成兵力部署亞太還有一段距離,至少要把6個航母戰鬥群調到亞太,擺在什麼地方還是問題。原來,菲律賓開放5個軍事基地給美軍,但還沒有承諾重開蘇碧灣基地給美航母駐紮。而當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則要重審美菲防務協議,甚至揚言趕美軍出菲律賓。
再就是,美國國力下降,海外軍事基地成為沉重負擔。根據五角大樓提供的資料,截至2015年,美國在德國擁有174個軍事基地,在日本這個數字是113個,韓國是83個,每年美國國防部都要為基地承擔150億美元以上的開銷。為此,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揚言收縮,不再海外駐軍,騰出實力搞好內部事務。
宣傳作用大於實際
另外,美國一直希望從中東脫身,但是以巴矛盾和「伊斯蘭國」問題,絕不是短期可以解決。美軍實際上不得不將軍事第一重點放在中東。因此,客觀評估,美國的「亞太再平衡」的2.0版本,還未完成,再提3.0,顯然宣傳作用大於實際。
奧巴馬「亞太再平衡」的另一條支柱是經濟支柱,即是TPP,跨太平洋經濟合作協議。但是美國兩個新總統候選人都表態反對,TPP很可能胎死腹中。不過,即使落實,TPP對中國的威脅也有限。
如此看來,美國炫耀「亞太再平衡3.0」,不是虛張聲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