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扭曲歷史辱國辱族 國民教育更不容緩

2016-10-17

張茵 全國政協委員 新家園協會副會長

在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宣誓儀式上,個別政棍刻意使用侮辱國家、民族的言辭,挑戰國家尊嚴,還狡辯指孫中山先生亦曾使用「支那」一詞,為辱國辱族言行開脫,須受千夫所指,不取消其候任資格不足平民憤。歷史的真相是,日本將「支那」一詞作為貶華辱華之用,壓制中華民族強大。香港乳臭未乾的政棍為鼓吹「港獨」,不惜扭曲歷史,這說明抗衡「港獨」思潮洗腦,香港加強國民教育,推動青少年正確認識國情、歷史刻不容緩。

史料記載,「支那」二字是從印度梵文佛經的China按音譯而成,佛經傳到日本後,也把「支那」這個詞帶入日本。在辛亥革命之前,不少中國革命家包括梁啟超等人也自稱是「支那人」,因為那時中國還處於晚清統治之下,「中國」這個詞還沒有被公認。

日本稱呼「支那」貶華抬己

可是辛亥革命之後,清朝倒台,中國的正式國號從「大清帝國」變成「中華民國」,但日本政府並沒有正式承認「中華民國」,轉而用民間慣用的「支那」一詞稱呼中國。1913年7月日本政府明文規定:今後不論中國的國號如何變化,日本均以「支那」稱呼中國。 1915年日本向袁世凱政府提出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引發「五四」運動的反日熱潮。中國的愛國志士紛紛抗議日本政府使用「支那」和「支那共和國」的稱呼。當年的中國政府多次向日本政府提出交涉,但都沒有結果。

其實,日本堅持稱呼中國為「支那」,背後原因是日本認為,中國人自稱「中國」,含有天下之尊、文化上優越的驕傲感,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認為自己國力強大,尤其是甲年戰爭後,日本已經不把中國放在眼裡,稱呼中國為「支那」,就是要貶低中國,抬高自己。

中國近現代學者王拱璧,曾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留學,他所著的《東遊揮汗錄》一書,收錄了《日本外交之概略--對支那的根本政策》一文,其中有以下一段話:

「倭近五十年來之外交真相,捨對華而外實無外交價值之可言。蓋倭人戰勝前清以來,即稱我華為『支那』,垂為國民教育。且多方解釋『支那』二字如無意義適可代表華人之蒙昧者,於是『支那』二字乃風行三島,以資倭人輕侮華人之口實。每逢形容不當之行為,則必曰『支那』式,藉以取笑,此等教育早已灌輸入其國民之腦海。時至今日,雖三尺小童,一見華人,亦出其一種醜態,曰:『支那人』、『支那人』。恍若『支那』二字,代表華人之萬惡也者。此皆由倭人『對支那根本政策』作成之教育,非一朝一夕之故,況現在倭人正事推廣此種教育,以增長其國人之侮華程度。」

辱國辱族 毒害年輕人

今天香港不學無術的政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竟然稱呼自己的國家為「支那」,如果不是無知的話,就是背後有人「教路」,或許根本就是兩種可能結合使然。有勢力先向幼稚無知的政棍洗腦催眠,向他們灌輸歪曲的歷史觀,然後再利用這些扯線公仔在莊嚴的立法會宣誓上大肆表演,散播辱國辱族的「港獨」訊息,誤導毒害年輕人。

從「反國教」、「佔中」、港大刊物播「獨」、旺角暴亂,再到近期「港獨」入侵中學,以及此次立法會辱國辱族事件,顯示反對派鼓吹「港獨」、向學生「洗腦」變本加厲。特區政府、建制派乃至社會各界要有迫在眉睫的危機感,如果再受制於反對派的輿論壓力,再不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地推動國民教育,如果香港的下一代都認為以「支那」稱呼國家沒什麼大不了,香港的前途堪虞。

共同努力推動國民教育

新家園協會高度認同國家民族觀念,近年大力開展香港青少年到內地交流參觀的活動,引領香港青少年全面了解國情民情,認識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優秀文化,了解國家發展的成就、艱辛和挑戰,增強國民身份歸屬感。但是,單靠交流參觀、單憑新家園一己之力,對推動香港青少年的國民教育力量並不足夠,我們殷切希望與特區政府、友好團體、企業界,還有內地各方面加強合作,共同努力培養更多熱愛國家、建設香港的社會棟樑。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