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頒獎大會21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舉行。經過科學評價、優中選優、無記名投票表決,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獲得年度「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以及100萬港元獎金。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昌智為施一公頒獎。方岱寧、袁亞湘等35名科學家獲得「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王大軼等15名科學家獲得「科學與技術創新獎」,50人均獲得20萬港元獎金。
陳昌智頒「科學與技術成就獎」
49歲的中國傑出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獲得何梁何利基金2016年度最高獎。施一公畢業於清華大學,在海外學習工作18年,他謝絕美國著名高校的優厚待遇,毅然全職回國工作。
施一公率領年輕的創新團隊,在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阿爾茲海默症發病機理,剪接體的結構、組裝與催化機理等當代生命科學前沿領域,闡明了膜蛋白和大分子機器的結構與機理。施一公及其團隊的重大科技成果,受到海內外學界高度肯定和廣泛關注,令中國結構生物學研究躋身國際領先行列。
陳昌智副委員長為施一公頒獎,並與施一公伉儷合影留念。施一公隨後在發表獲獎感言時說,「唯有繼續秉荂y去私心、敢擔當、有作為』的態度,為國家科研教育事業盡心盡力」。他希望他的學生們能夠具有獨立思考的辨識能力,做誠實的學問,做正直的人,努力攀登科學高峰,在科學史上留下更多中國人的名字。
除施一公外,另外50名科學家的科學成果亦傑出優異。據介紹,今年獲獎者成果的特點包括基礎研究成果引領科學前沿,航空航天領域創新成績斐然,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創新碩果纍纍,民生科技創新成績喜人等方面。其中,軍工科研成果,為「能打仗、打勝仗」提供了技術支撐,航天器自主導航技術等成果對國家重大戰略工程做出了重大貢獻。
何梁何利基金,是由香港愛國金融實業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國偉共同捐資4億港元於1994年3月30日在香港註冊成立的公益性科技獎勵基金,其宗旨是獎勵取得傑出成就的中國科技工作者。22年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獎,以公正性和權威性聞名業內,被譽為「中國諾貝爾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