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黎忞)「恒生青年就業導航GPS計劃」由青協青年就業網絡主辦,獲攜手扶弱基金資助及恒生銀行支持,是香港首個運用「休學年」(Gap Year)概念的青年就業計劃,至今已有60名青年學生參加。本年度的計劃正接受報名,16歲或以上、期望藉計劃提供工作機會及規劃個人升學就業前路的中學生均可申請。
計劃於2014年起推行,旨在為中學生提供另一選擇,讓他們休學一年,體驗實際工作情況,並在社工的輔導下,有計劃地規劃個人職志發展及思考前路。學生報名後,社工會約見學生及家長解釋計劃詳情及評估需要,參加者須出席職前培訓,學習面試技巧等。社工會與參加者進行職業性向分析,就他們的取向及興趣配對合適工作,安排他們到公司接受面試。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補充指,參加者需自行找工作,而非經社工轉介。
實習後可續學業或投身社會
完成近一年的工作實習後,若得到學校同意保留學位,學生就可重返原校繼續學業,亦可選擇進修其他課程,甚或正式投身社會工作。參加者完成工作實習後可獲發證書及最高1萬港元獎金,旨在幫助參加者持續進修。
大會分析了歷屆參加者的情況,在60名參加者中,17歲及18歲或以上的參加者各有37%,另有18%為16歲、8%為15歲。至於參加計劃前的狀態,57%人提到因想體驗工作,另表明是學習動機低及學業壓力大者則各有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