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達智
Susanna姓名黃子群,心廣體寬之後,聽我勸告還剪掉了跟隨多年的一把長頭髮(女人過四十歲,太長的頭髮不適宜,將頭頂中間髮線愈拉愈闊,頭髮愈來愈薄,兼且油膩,不衛生也不雅觀。男人呢?除非極品,三十歲之後便應放棄風中甩髮的有型習慣啦!)每次坐着「兩地車」入內地,關員拿着回鄉證看來望去,都不肯定眼前這位斯文四眼先生還是阿嬸,名字明明叫子群,分明是公的!她敬愛已故父親改的名字,徹頭徹尾男性化;大家就愛叫她女性化的英文名:Susanna。
Susanna的最佳素質:
廣東人形容:就得人!
平易、親和、友善、愛心獻萬家。
當年超越一般港姐條件,有照片為證,百分百美女,零化妝淡素顏,三點式泳衣展示雙十花樣年華,酷似年輕王祖賢。
為什麼不參加當時頗具前途影響力的港姐選舉?書讀得少!
這是一名上世紀七十年代香港少女的遺憾:書讀得少!
出身小康商人家庭,上中學時,父親年紀漸老,擔子轉移到書唸得不少的較長子女身上;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兄姐也有他們的打算。一天家人跟她說,停課吧,中學不要讀了,出來工作支持家庭。
生得高頭大馬成熟,臉容姣好黃子群像當年不少童工一樣,向略長親友借一張不用貼上照片的兒童證,騙人家過了十五歲,實質十三歲未到,進入當時頗架勢的中環美心餐廳當服務生,與日後紅星夏文汐同期,學識一套餐廳營運;卻未忘找機會讀夜校、讀日校,千方百計為自己增值......
寫到這裡,不禁想到廿年前開始教改而造就了今天港青的素質。
當年教育工作者狠批:明日香港滿地哪吒、紅衛兵!
作為納稅人,血汗支付十二年免費教育教出的結果怎不教人唏噓?
那些年,想讀書卻要挑起生活擔子的一代,無任何資助,純粹靠自己、及一雙手打造自己的天下,不論這片天地大或小、水平清貧還是俗世的富貴,頂天立地,他們不麻煩別人,更未為社會製造重擔。
Susanna說得一口非常好的英語,從工作實踐,從平素用心留意活學活用,比一般準大學生不知高了幾級水平。誰料到,曾經為了教育水平,她放棄了自身條件足夠,晉身可能的另外一個人生領域。
照顧老中少三代:雙目失明的老母、輕度失智妹妹、前男友舞王明星麥德羅兒子是她的乾兒子。平素得空與朋友共聚至醒神,一大伙肝膽相照的老姊妹,經常餐敘外遊;十月中旬還會陪同Gigi姐黃淑儀一起到澳洲拍攝無綫電視新飲食專輯。
Susanna就是這樣一個人,只要朋友不拿她作出氣袋,不過分明刀明槍將她利用,經常兩肋插刀幫朋友幫盡而無所謂。跟她交往,風趣幽默猶如清風明月,習習涼爽。
無壓力;朋友的意義,原應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