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采風 > 正文

【琴台客聚】答非所問談命理

2016-12-05

潘國森

先前給一家五口簡批命理,結果都是「答非所問」,可以在此略談,供對此道有興趣的讀者參考一二。

這家人爸媽都是七十後,三個男孩都是千禧後,仍在學。家長問財運,孩子問留學,都兼問健康。所問都是熱門問題,人之常情也。孩子的出生時間比較準,不大需要問事「定盤」,家長就只粗知時辰。

「中介人」說可以就他所知,給點背景資料。這可不合「行規」,便說我先推算一下,再看看對不對。住在北京「天子腳底」,還敢於超生兩次,家境定必富足。

起出一家五口的命造,無可避免要「答非所問」。兩夫妻都是天梁坐命對太陽的格局,同樣帶有獨特思想,都是喜歡挑剔的性格。詢之於「中介人」,果然。爸爸的事業已開展,財運實不必問,如常兢兢業業工作就是。媽媽是職業女性的命,那就不宜做全職家庭主婦,現在主力照顧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起居,實不相宜,應要尋求重投職場的時機。性格不互補,夫妻相處隱伏危機,遂勸他們多注意維繫感情,日常待人接物宜多寬厚,凡事退讓三分,並減少對旁人不必要的批評指責,遠勝於一意求財。多賺錢而輸了感情,不划算。

回憶世紀之初,社會上教育主流思想是小孩子起碼要有大學畢業的學歷,才有足夠的競爭力云云。那時人人都大談「知識型經濟」,政經領袖都認為新世紀的小孩都要有高學歷。廿一世紀過了十多年,經濟轉型的結果是大學畢業生供過於求,中專程度的技術人員反而吃香。真的要走着瞧。

這對夫婦學歷不高,白手興家之後,自然關注下一代的教育,看來不大明白孩子的功課,既幫不上什麼忙,經濟條件又寬裕,自然想送三兄弟出國留學。這樣又要答非所問了。

老大性格比較急躁,甚至有點頑固,教育重點應在培養寬厚性格,戒爭戒鬥。此子宜向藝術方面發展,按一般通俗的說法,恐怕不是讀書的材料,意思是說不必追求入名校得高學歷。遇上一家有幾個孩子,家長可能會認為老大學業成績好的話,可以作為對弟妹的示範,但是這個真的不能一概而論。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家長能管、能幫得幾多年?如果老大不想升學,或力有不逮,上完中學也可以安身立命。

老二賦性聰明,處事靈活。他的「危機」不在學業是否順利,卻在於少年時要擇交遊。所以筆者對家長的建議,是不可給太多零用錢,以免招惹損友,亦不宜過早談戀愛。這也不能用強權高壓,只宜用柔性誘導來化解。若是二十歲前交了損友、惹了桃花劫,則選什麼科、上哪間學校反屬次要。

老三性格與運程毛病較少,最有繼承父母事業的潛質。家中有幾個孩子,凡事一視同仁是挺難百分之百做到的,最要緊是讓他們相親相愛。

三個男孩都要成年後才適宜離開出生地發展,所以留學計劃可以暫時擱置。

全程「答非所問」,由「中介人」轉達簡單的批書。原來這對夫妻真的多有閒錢,一家人的命造已經請人算過很多次,倒是潘某人說得特別詳細具體。這樣「答非所問」,諒對其一家更有啟發。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